共 15 条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户灌溉区域差异及原因分析——以三工河流域为例
被引:3
作者:
肖艳秋
[1
,2
]
张新焕
[1
]
杨德刚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关键词:
三工河流域;
农户;
区域差异;
灌水量;
水费负担;
节水设施;
自然因素;
种植结构;
政府决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4 [灌溉制度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基于问卷调查,运用数量统计和最小二乘估计,分析新疆三工河流域不同区域农户灌溉差异,并探讨差异性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1)三工河流域从上游到下游节水滴灌面积比例和水价依次递增,上、中、下游滴灌比例分别为3%、10%、28%,水价为<0.075元.m-3、0.069~0.075元.m-3、0.13~0.35元.m-3;灌水量和农户水费负担依次减少,灌水量为18 510 m3.hm-2、12 810 m3.hm-2、9 075 m3.hm-2,水费负担为18%、14%、12%;种植结构由传统作物主导向经济作物主导发展,种植结构趋于合理。(2)自然因素是导致农户灌溉差异的根源,不同区域水资源多寡、土壤保水性、地块大小与破碎度的差异,导致农户节水意识、节水设施选择意愿及政府调控措施的不同。(3)政府一方面通过调整水价增加农户灌溉压力,减少农户用水量;一方面通过提高渠系质量和激励农户采用节水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提升作物的灌水需求曲线。实证结果显示:水价每上涨0.01元.m-3,灌水量就会减少484 m3.hm-2;采用滴灌技术,灌水量减少1 617 m3.hm-2;改善渠系质量使土渠向水泥渠、板板渠发展,灌水量减少736 m3.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437 / 1443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