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实证:律师讯问在场权透视

被引:22
作者
朱奎彬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讯问; 律师在场权; 律师; 沉默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现有研究对于律师讯问在场权的比较法考察缺乏规范层面的具体细致分析,更忽视了该权利运行的实际状况。律师在场权与其他讯问程序中嫌疑人权利保障手段的关系、律师在场权是否可以放弃以及实际实现的程度在各国都有较大的差异。影响律师讯问在场权构建与实现的主要因素包括:司法传统、口供依赖以及程序环境。深入的比较法考察对于我国制度建构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持。我国尤需考虑两大问题:当前能否以律师在场权治理刑讯逼供以及确立该制度时模式的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非法审讯:一个实证角度的研究——以S省为主要样板的分析 [J].
马静华 ;
彭美 .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4) :22-29+42
[2]   侦查讯问时律师在场之我见 [J].
朱孝清 .
人民检察, 2006, (10) :15-19
[3]   角色、情境与社会容忍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刑讯逼供 [J].
吴丹红 .
中外法学, 2006, (02) :147-169
[4]   刑讯逼供举证责任倒置之驳论 [J].
陈晓辉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S1) :112-114
[6]  
论建立侦查程序中的律师在场权[J]. 熊俊.警官教育论坛. 2005(01)
[7]   论辩护律师的在场权 [J].
陈少林 .
法学评论, 2000, (05) :67-72
[8]  
误区与质疑:对我国刑事诉讼中律师在场权的反思[J]. 郭华.中国律师. 2006 (12)
[9]  
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M]. - 法律出版社 , 左卫民等, 2007
[10]  
刑事审前程序改革实证研究[M].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樊崇义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