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社会媒体与中国民间环境运动的发展(2003-2012)

被引:19
作者
童志锋 [1 ,2 ]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
[2] 中国社会学会
关键词
互联网; 社会媒体; 环境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 [社会学];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通过对三起与互联网相关的中国环境运动典型事件的比较分析发现:互联网在社会动员、公共舆论方面深刻影响着环境运动。随着互联网从web1.0时代向web2.0时代的转型,尤其是以用户分享为核心的QQ群、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会媒体的兴起,中国环境运动整体上呈现出如下特征:社会动员更为迅捷,网民群体拥有的环境话语权在增加,环境运动呈现出人员年轻化、冲突暴力化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动员结构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 [J].
童志锋 .
理论月刊, 2012, (05) :169-173
[2]   互联网动员与代工厂工人集体抗争 [J].
汪建华 .
开放时代, 2011, (11) :114-128
[3]   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验及研究进展 [J].
黄荣贵 .
社会, 2010, 30 (02) :178-197
[4]   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J].
黄荣贵 ;
桂勇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5) :29-56+243
[5]   动员结构与自然保育运动的发展——以怒江反坝运动为例 [J].
童志锋 .
开放时代, 2009, (09) :116-132
[6]   历程与特点:快速转型期下的中国环保运动 [J].
童志锋 .
理论月刊 , 2009, (03) :144-147
[7]   论互联网对公民非制度化参与的影响及对策 [J].
周巍 ;
申永丰 .
湖北社会科学, 2006, (01) :36-38
[8]  
民主的限制[M]. 中信出版社 , 赵鼎新, 2012
[9]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鼎新著, 2006
[10]  
Movement Societies and Digital Protest: Fan Activism and Other Nonpolitical Protest Online*[J] . Earl,Jennifer,Kimport,Katrina.Sociological Theory . 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