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中国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框架构建
被引:41
作者:
杨智慧
[1
,2
]
路欣怡
[1
,2
]
孔祥斌
[1
,2
]
黄海潮
[1
,2
]
温良友
[1
,2
]
机构:
[1]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耕地;
刚性管制;
弹性调控;
政策框架;
粮食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实施中的新问题,构建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政策框架,为中国耕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法、演绎法。研究结果:(1)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耕地保护管控面临着耕地利用与质量建设分割、耕地保护手段单一、国土空间管控对立等新问题;(2)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的目标为提高耕地质量抵抗力、保障非粮耕地恢复力和构造国土空间缓冲力;(3)依据数量、空间、利用方式的管理特征,形成耕地"四级分区"差异化的管控体系,通过全方位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通过稳定生产和弹性调控,实现应对不同外部冲击情景下的耕地流量有序释放;(4)实现路径包括实施分区的全方位全流程的监测与治理,建立基于发展权和生态价值的补偿机制、"非粮化"复垦专项储备资金,设立保护性开发储备及应急复垦制度等。研究结论:构建中国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框架,实现对现状耕地及潜力耕地分区差异化管控,可以有效应对外部风险冲击,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提高其利用效益,契合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9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