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保护生态治理内涵及实现路径

被引:89
作者
孔祥斌 [1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2]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耕地保护; 生态治理; 内涵; 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厘清耕地保护生态治理内涵并明确实现路径,为丰富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耕地保护与治理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法、推理法等。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存在空间适宜性差、作土垂直关系紊乱、生产生态功能失衡等问题。(2)聚焦耕地保护新要求,中国耕地保护生态治理核心内涵包括"耕地空间适宜性、作土垂直关系匹配性、耕地生产生态功能协调性"等三个方面。(3)实现路径包括科学技术领域突破、部门形成合力、政策对接融合转型、区域之间协同共进等。(4)保护与治理工具包括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提升耕地空间适宜性;调整粮食生产布局、确定合理复种指数等强化作土垂直关系的匹配性;对耕地生产空间进行严格的用途管制,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和灌溉投入强度,优化耕地功能的协调性;建立耕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实现三性协同。研究结论:中国耕地保护从单独侧重数量、质量保护进入到保护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新阶段,要建立起源头控制、过程监管和末端治理的全流程治理新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耕地“非粮化”问题、成因及对策 [J].
孔祥斌 .
中国土地, 2020, (11) :17-19
[2]   现代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科学 [J].
刘彦随 .
地理科学, 2020, 40 (08) :1221-1234
[3]   耕地生产与生态功能协同保护的国际经验启示 [J].
王梅 ;
陈思 ;
郑昂 .
国土资源情报, 2020, (07) :36-42
[4]  
刘守英:中国农业的转型与现代化[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20(07)
[5]   中国耕地差异化休耕模式及技术措施探讨 [J].
苏康传 ;
杨庆媛 ;
张忠训 ;
毕国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 (09) :283-291
[6]   中国耕地集约化与规模化利用耦合特征分析 [J].
吴文斌 ;
龙禹桥 ;
余强毅 ;
宋茜 ;
陆苗 ;
杨鹏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41 (03) :12-19
[7]   中国耕地保护制度70年:历史嬗变、现实探源及 路径优化 [J].
牛善栋 ;
方斌 .
中国土地科学, 2019, 33 (10) :1-12
[8]   新时期国土综合整治分类体系初探 [J].
韩博 ;
金晓斌 ;
孙瑞 ;
李寒冰 ;
田玉福 ;
赵庆利 ;
周寅康 .
中国土地科学, 2019, 33 (08) :79-88
[9]   全球粮食安全长期趋势对中国的影响及战略 [J].
金三林 ;
柳岩 ;
刘乃郗 .
发展研究, 2018, (12) :4-8
[10]   基于要素-过程-功能的耕地质量理论认识及其 研究趋势 [J].
孔祥斌 ;
张蚌蚌 ;
温良友 ;
胡莹洁 ;
雷鸣 ;
姚静韬 ;
辛芸娜 .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 (09)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