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耕地保护制度70年:历史嬗变、现实探源及 路径优化

被引:109
作者
牛善栋 [1 ]
方斌 [1 ,2 ,3 ,4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3]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4] 南京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关键词
耕地保护; 政策演进; 现实探源; 路径优化; 归纳演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解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嬗变过程,凝练政策演化的综合归因和隐性规律,廓清新时代耕地保护方向。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和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经历了"意识觉醒—概念深化—制度发展—转型完善"的过程;(2)耕地保护制度的内涵变革呈现出从"数量"转变为"数量+质量",再跃迁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均衡管理,完成了由"国策—基本国策—生命线—红线"的地位进阶;(3)耕地保护的现实障碍主要源于行政体制、资源本底、质量风险和生态健康4大逻辑本体。研究结论:耕地保护面临体制效能发挥不充分和区域空间不均衡的新矛盾,应加快形成"多元共同体+制度平台+科学测算+监管体系+学理认知"的耕地结构域保护多维交互优化路径,支撑新时代耕地保护政策体系的发育成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1]   区域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理论解释与实证 [J].
宋小青 ;
李心怡 .
地理学报, 2019, 74 (05) :992-1010
[2]   农户分化、代际差异对生态耕种采纳度的影响 [J].
陈美球 ;
袁东波 ;
邝佛缘 ;
吴秋艳 ;
谢贤鑫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 29 (02) :79-86
[3]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难点、问题及对策 [J].
杨滨键 ;
尚杰 ;
于法稳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27 (02) :236-245
[4]   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J].
吴宇哲 ;
许智钇 .
资源科学, 2019, 41 (01) :9-22
[5]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及优化路径 [J].
刘丹 ;
巩前文 ;
杨文杰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12) :37-51
[6]   “三生用地”转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效应——以营口市为例 [J].
张蕾 ;
刘格格 ;
魏俊青 ;
刘艳芳 .
生态学杂志, 2019, 38 (03) :838-846
[7]   喀斯特生态脆弱区休耕地的空间配置研究——以贵州省晴隆县为例 [J].
杨庆媛 ;
毕国华 ;
陈展图 ;
曾黎 ;
杨人豪 .
地理学报, 2018, 73 (11) :2250-2266
[8]   基于要素-过程-功能的耕地质量理论认识及其 研究趋势 [J].
孔祥斌 ;
张蚌蚌 ;
温良友 ;
胡莹洁 ;
雷鸣 ;
姚静韬 ;
辛芸娜 .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 (09) :14-20
[9]   面向新时代的耕地保护矛盾与创新应对 [J].
漆信贤 ;
张志宏 ;
黄贤金 .
中国土地科学, 2018, 32 (08) :9-15
[10]   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时空格局的动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J].
朱庆莹 ;
胡伟艳 ;
赵志尚 .
经济地理, 2018, 38 (07) :14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