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夏季逐月高温日数与西太平洋海温场相关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17
作者
刘梅
高苹
王静苒
俞剑蔚
曹舒娅
机构
[1] 江苏省气象台
关键词
夏季高温; 太平洋海温; 相关分析; 最优化处理技术; 预测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夏季高温的发生是多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综合反映,其中大气环流背景对高温的出现起到重要作用,而根据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海温变化和大气环流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决定了海温对陆上温度具有一定的可预报性。基于此原理基础,本文利用1978—2007年30年西太平洋海温和江苏各区域的高温日数资料,运用区域平均方法、场相关分析法,探讨了与江苏不同地区区域平均高温日数相关的强信号海区,分析了利用海温进行逐月高温日数预报的可能性。然后运用最优化相关处理技术将西太平洋海温作为长期预报因子,建立了江苏不同区域夏季逐月高温日数长期预测模型,模型均通过了α=0.01显著性水平检验,拟合效果理想,同时并进行了实际预报试验,预报效果较好,可以投入业务使用。此研究对江苏高温的长期预报及高温灾害服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53 / 15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南北不均匀分布特征分析 [J].
朱周平 ;
钱炳强 .
气象, 2010, 36 (11) :26-31
[2]   2009年华北平原大范围持续性高温过程的成因分析 [J].
张迎新 ;
张守保 .
气象, 2010, 36 (10) :8-13
[3]   长江中下游夏季气温变化型与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异常的联系 [J].
管兆勇 ;
蔡佳熙 ;
唐卫亚 ;
白莹莹 .
气象科学, 2010, 30 (05) :666-675
[4]   2006年盛夏川渝地区高温干旱气候形成的物理机制研究 [J].
陈丽华 ;
周率 ;
党建涛 ;
胡晔 ;
盛飞 .
气象, 2010, 36 (05) :85-91
[5]   ENSO现象对山西省天气气候的影响 [J].
刘瑞兰 ;
吴占华 ;
徐卫丽 ;
李国强 ;
辛正宇 .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3 (04) :124-128
[6]   京津冀高温天气的时空分布及环流特征分析 [J].
史印山 ;
谷永利 ;
林艳 .
气象, 2009, 35 (06) :63-69
[7]   中国夏季高温与北极海冰的联系特征 [J].
方茸 ;
杨修群 .
气象, 2009, 35 (03) :81-86
[8]   江苏夏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孙燕 ;
张秀丽 ;
唐红昇 ;
尹东屏 .
气象科学, 2009, 29 (01) :133-137
[9]   江苏省夏季最高温度定量预报方法 [J].
刘梅 ;
濮梅娟 ;
高苹 ;
沈树勤 ;
孙燕 .
气象科技, 2008, (06) :728-733
[10]   郑州极端高温天气成因分析 [J].
贺哲 ;
李平 ;
乔春贵 ;
王蕊 ;
梁钰 ;
谷秀杰 .
气象, 2007, (03) :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