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气候变暖对辽宁西部地区冻土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杨学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

张国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
机构:
[1]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
来源: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冻土;
变化特征;
辽宁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70501 ;
摘要:
为了给工农业生产及冻土研究提供依据,利用辽宁西部1960/1961—2009/2010年冬季的气候资料,分析辽西半干旱区冻土持续期、冻土最大深度变化特征以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辽宁西部地区冻土持续期变暖明显,气温倾向率为0.787℃/10a,近10年比20世纪60年代升高3.2℃。在气候变暖环境下,冻土封冻始期变化平缓;冻土层化通日期存在提前趋势,近10年比20世纪60年代提前7天;冻土持续期存在缩短趋势,但不明显;冻土最大深度明显变浅,倾向率为-4.120cm/10a,近10年比20世纪60年代变浅12cm。气温、地面温度及降水量对冻土最大深度影响显著,与气温存在线性关系,当气温每升高1℃,冻土最大深度将变浅5.74cm。冻土层变浅有利于工农业生产,同时也有利于病虫越冬和界限北移,对防虫防疫不利。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辽宁西部地区光热水资源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周广学
;
李普庆
;
周晓东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S1) (S1)
:38-41

周广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

李普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

周晓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
[2]
全球变暖环境下朝阳北部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J].
张国林
;
宗英飞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4)
:11647-11648+11674

张国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

宗英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
[3]
朝阳地区热量资源变化趋势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隋景跃
;
张国林
;
梁群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0)
:9732-9734+9737

隋景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

张国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

梁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
[4]
青藏高原季节性冻土的时空分布特征
[J].
高荣
;
董文杰
;
韦志刚
.
冰川冻土,
2008, (05)
:740-744

高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董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近50年来中国季节性冻土与短时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J].
陈博
;
李建平
.
大气科学,
2008, (03)
:432-443

陈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6]
上海地区百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J].
周伟东
;
朱洁华
;
王艳琴
;
李军
.
资源科学,
2008, (05)
:642-647

周伟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气候中心 上海市气候中心

朱洁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上海中心气象台 上海市气候中心

王艳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气候中心

李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市气候中心 上海市气候中心
[7]
西北地区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J].
杨小利
;
王劲松
.
土壤通报,
2008, (02)
:238-243

杨小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试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试验室

王劲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试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试验室
[8]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适应性对策
[J].
肖风劲
;
张海东
;
王春乙
;
王邦中
;
刘海波
;
王长科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S1)
:327-331

肖风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张海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王春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王邦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刘海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王长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9]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J].
丁一汇
;
任国玉
;
石广玉
;
宫鹏
;
郑循华
;
翟盘茂
;
张德二
;
赵宗慈
;
王绍武
;
王会军
;
罗勇
;
陈德亮
;
高学杰
;
戴晓苏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1)
:3-8+5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石广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绍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罗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学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戴晓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10]
1961—2002年新疆季节冻土多年变化及突变分析
[J].
王秋香
;
李红军
;
魏荣庆
;
王晓梅
.
冰川冻土,
2005, (06)
:820-826

王秋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 新疆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

李红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新疆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

魏荣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 新疆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

王晓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 新疆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