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从产业转移与人才转移的互动机制看京津冀区域一体化
被引:18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人才转移;
京津冀;
区域一体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京津冀区域内产业同构现象以及人才虹吸效应导致区域一体化格局尚未形成。从产业转移与人才转移互动机制的角度分析区域产业发展与人才结构优化的演变过程,指出产业转移和人才转移是最终实现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人才结构优化以及区域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最后分别对如何加快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和人才转移提出对策,从而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来自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证据[J]. 江海学刊, 2010, (04) : 81 - 87周立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夏良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
- [2] 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关系评析[J]. 商业时代, 2010, (18) : 119 - 120张樨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 [3] 新兴工业区人才聚集模式研究——以曹妃甸工业区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27 (03) : 142 - 144马建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刘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张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 [4] “错位竞合”打造京津冀经济圈共同繁荣新格局[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06) : 94 - 96刘艳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 [5] 知识外部性与知识溢出[J]. 科学·经济·社会, 2007, (01) : 37 - 40王立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孙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 [6]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06, (12) : 26 - 30+93魏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李国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7] 人才聚集效应及其评判[J]. 中国软科学, 2006, (04) : 118 - 12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互动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 (07) : 38 - 40罗文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黄照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9] 论科技园区的创业人才集聚机制[J]. 中国科技论坛, 2003, (03) : 132 - 135封素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陈昭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
- [10] 产业集聚与区域人力资本集聚[J]. 技术经济 , 2003, (02) : 22 - 23赵祥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姜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