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寒温带地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27
作者
黄丽荣 [1 ]
张雪萍 [2 ]
机构
[1] 辽宁大学环境学院
[2]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土壤动物; 群落特征; 动物区系组成; 多样性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5 [土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大兴安岭北部7个代表性森林群落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揭示该地区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区系组成状况、生态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区共捕获土壤动物61类,12841只,隶属于4门7纲18目44科.其中优势类群4类,即中气门亚目、甲螨亚目、前气门亚目和节跳虫科;常见类群3类,即棘跳虫科、摇蚊科和山跳虫科,两者共占总数量的92·38%.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森林群落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分布差异很大,水平分布表现为杨落Ⅱ>白桦Ⅲ>桦杜Ⅰ>蒙古栎Ⅴ>落沼Ⅳ>樟子松Ⅵ>柳草Ⅶ,垂直分布表聚性明显.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大小为柳草Ⅶ>白桦Ⅲ>落沼Ⅳ>杨落Ⅱ>桦杜Ⅰ>樟子松Ⅵ>蒙古栎Ⅴ.土壤动物个体数的动态变化是10月>8月>6月,类群数变化不如个体数变化明显,主要是8月和10月种类较多,6月较少.多样性指数动态变化表现为8月>6月>10月.大多数群落土壤动物的个体数、类群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动态变化与总体变化趋势相同.图1表5参18
引用
收藏
页码:388 / 3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中小型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特征分析 [J].
张雪萍 ;
曹会聪 ;
冯仲科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S2) :259-265
[2]   大兴安岭不同冻土带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 [J].
张雪萍 ;
张武 ;
曹会聪 .
土壤学报, 2006, (06) :996-1003
[3]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土壤动物生态地理分析 [J].
张雪萍 ;
张淑花 ;
李景科 .
地理研究, 2006, (02) :327-334
[4]   芜湖市郊土壤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朱永恒 ;
濮励杰 ;
王宗英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 (03) :319-323
[5]   小兴安岭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J].
殷秀琴 ;
吴东辉 ;
韩晓梅 .
地理科学, 2003, (03) :316-322
[6]   北京松山四种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 [J].
傅必谦 ;
陈卫 ;
董晓晖 ;
邢忠民 ;
高武 .
生态学报, 2002, (02) :2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