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地区55年夏季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7
作者
杨菲
朱涛
李蓓蓓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暴雨; 时空分布; 小波分析; 江浙沪地区;
D O 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6.08.006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为了研究江浙沪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94个气象站1958~2012年55 a的逐日降水数据,基于MATLAB软件和Arc GIS技术,建立了该地区6~8月多年的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发生平均次数空间分布图谱,分析了不同等级降水发生频率的月变化特征;利用小波分析方法揭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具有明显的南北分异特征,不同等级的暴雨发生频率南北差异较大;从降水的发生周期来看,几种降水等级在5~20 a的时间尺度上周期振荡最为显著,5 a以下时间尺度上,夏季降水量少与量多循环交替;预计在2015~2020期间,该地区大雨、暴雨、特大暴雨发生次数增加,而大暴雨发生次数将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2012年7月我国中东部持续性强降水形成机制分析 [J].
田泽芸 ;
李丽平 ;
胡振菊 .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 (31) :11028-11032+11107
[2]   华东地区夏季不同等级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白静漪 ;
管兆勇 .
气象科学, 2014, 34 (04) :365-372
[3]   华东地区冬季不同降水相态的时空变化特征 [J].
孙燕 ;
尹东屏 ;
顾沛澍 ;
金小霞 .
地理科学, 2014, 34 (03) :370-376
[4]   江苏省梅汛期暴雨特征及其对长江下游水位的影响 [J].
孙燕 ;
朱伟军 .
地理科学, 2013, 33 (02) :238-243
[5]   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积成效应” [J].
张世轩 ;
封国林 ;
赵俊虎 .
物理学报, 2013, 62 (06) :504-514
[6]   近50a华东地区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年代际变化 [J].
李明刚 ;
管兆勇 ;
韩洁 ;
金大超 .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5) :591-602
[7]   2011年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的环流特征分析 [J].
江丽俐 ;
张程明 ;
陈红梅 .
暴雨灾害, 2012, 31 (01) :66-71
[8]   华东地区降水周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廖良清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4) :514-520
[9]   1999-2008年湖南省暴雨特征分析 [J].
张新主 ;
章新平 ;
张剑民 ;
谢自楚 .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 (01) :19-25
[10]   华东地区近50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旱涝灾害的关系分析 [J].
白爱娟 ;
刘晓东 .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2) :1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