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拘禁型供述排除规则研究

被引:14
作者
董坤
机构
[1]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
关键词
非法拘禁型供述;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毒树之果理论; 米兰达规则;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9.05.012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传统自白任意性规则对于非法拘禁型供述的排除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有必要引入美国毒树之果理论。只要供述是先前非法拘禁的产物或与先前非法拘禁有关,即可视为毒树所生之毒果加以排除。但是若非法拘禁与供述之间由于介入因素的影响致使两者关联性微弱,排除供述无法达到吓阻违法的目的,依毒树之果的例外如稀释规则,供述可不排除。当前我国犯罪嫌疑人未被赋予沉默权、律师在场权,却要承担如实供述义务,多重介入因素的影响非但没有稀释非法拘禁与供述间的因果关系,反而更紧密了两者联系。故我国对非法拘禁型供述采绝对排除。未来随着讯问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层面的调整,诸如稀释规则等毒树之果的例外应引入我国,并由控方来承担争议供述与非法拘禁型方法之间无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30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排除非法证据新规定的理解和执行 [J].
朱孝清 .
人民检察, 2017, (16) :5-14
[3]   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规定的九大缺憾 [J].
毛立新 .
中国律师, 2017, (08) :59-61
[4]   《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严格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理解与适用 [J].
万春 ;
吴孟栓 ;
高翼飞 .
人民检察, 2017, (14) :49-60
[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表述与意义空间——《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1款的法教义学分析 [J].
易延友 .
当代法学, 2017, 31 (01) :38-55
[6]   我国非法口供排除的“痛苦规则”及相关问题 [J].
龙宗智 .
政法论坛, 2013, 31 (05) :16-24
[7]   进步及其局限——由证据制度调整的观察 [J].
龙宗智 .
政法论坛, 2012, 30 (05) :3-13
[8]   刑事诉讼法修改释义 [J].
黄太云 .
人民检察, 2012, (08) :10-73
[9]   公民宪法权利的刑事程序保护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为中心展开 [J].
易延友 .
清华法学, 2011, 5 (04) :80-105
[10]   超期羁押的刑事责任探究 [J].
张明楷 .
浙江社会科学, 2002, (04) :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