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浮尘过程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辐射效应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娜 [1 ,2 ]
张镭 [1 ]
邓涛 [1 ,3 ]
陈敏 [1 ]
陆登荣 [4 ]
机构
[1] 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陕西省气候中心
[3]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4] 甘肃省气象信息与技术装备保障中心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沙尘气溶胶; 消光系数; 光学厚度; 辐射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激光雷达对2006年6月17日出现浮尘天气进行观测,反演分析浮尘天气气溶胶消光系数特征,并将其消光系数放入LOWTRAN模式中模拟了大气长波冷却率。结果表明:浮尘刚出现时沙尘的消光系数较小,其峰值在地面附近,相应光学厚度也较小。浮尘发展时沙尘的消光系数增大,沙尘粒子慢慢从地面上升至高空,边界层高度达1 500 m左右,边界层内部沙尘气溶胶充分混合,消光系数趋于一致,光学厚度最大达0.41;17日浮尘期间(19:00—23:00),2 200 m以下20:00 h和21:00 h冷却率较其它时刻大,这两个时刻的沙尘浓度也较大;有浮尘时长波冷却率较无浮尘时增加,最大增加值在2 250 m的高度层达到0.04 K/h。
引用
收藏
页码:458 / 4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兰州地区高云和气溶胶光学特性及其辐射效应 [J].
邓涛 ;
张镭 ;
吴兑 ;
夏俊荣 ;
宋薇 ;
邓雪娇 ;
谭浩波 ;
毕雪岩 ;
李菲 .
高原气象 , 2010, (01) :230-235
[2]   利用激光雷达观测兰州沙尘气溶胶辐射特性 [J].
曹贤洁 ;
张镭 ;
周碧 ;
鲍婧 ;
史晋森 ;
闭建荣 .
高原气象, 2009, 28 (05) :1115-1120
[3]   1次沙尘暴天气的消光特性研究 [J].
李学彬 ;
徐青山 ;
魏合理 ;
胡欢陵 .
激光技术, 2008, 32 (06) :566-567+575
[4]   中国春季沙尘气溶胶的辐射效应及对气候影响的研究 [J].
赵伟 ;
刘红年 ;
吴涧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44 (06) :598-607
[5]   2006年大连沙尘天气机理分析 [J].
宋煜 ;
黄艇 ;
程相坤 ;
李丹 .
气象, 2008, (10) :34-39
[6]   激光雷达对一次沙尘天气探测与分析 [J].
郭本军 ;
刘莉 ;
黄丹萍 ;
王玲玲 ;
李学立 .
气象, 2008, (05) :52-57+130
[7]   长江三角洲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和变化趋势研究 [J].
段婧 ;
毛节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4) :537-543
[8]   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 [J].
张小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1) :12-16
[9]   利用MODIS-GOCART气溶胶资料研究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直接辐射强迫 [J].
罗燕 ;
吴涧 ;
王卫国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6) :638-647
[10]   武汉上空平流层气溶胶的激光雷达探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J].
余长明 ;
易帆 .
空间科学学报, 2004, (04) :26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