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均衡发展——以个性化在线教学系统对随迁子女的有效辅导为例

被引:17
作者
贾积有 [1 ]
乐惠骁 [1 ]
李卓润 [2 ]
和桂英 [2 ]
张海燕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
[2] 铁路五中
关键词
个性化教学; 教育公平; 影子教育; 智能教学系统; 随迁子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重要但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同于以往从宏观视角进行的研究,该文以某初中10名随迁子女使用智能教学系统进行学习的个案为例,通过对学生和家长的深度访谈,探究在日常的教学层面这一特殊群体所遇到的排斥问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访谈发现:家庭有限的经济能力和学校有限的师资阻碍随迁子女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班级成员构成的复杂性和沉默的师生交流更加剧了他们所受到的排斥。对于这些主动的、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学习者来说,各种以低成本、高性能的独特优势出现在日常情境中的技术产品,成为了其改变现状、向上流动的抓手。智能教学系统以其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独特的师生交流方式和低廉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随迁子女所面临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内部公平研究.[D].童星.华东师范大学.2018, 11
[2]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徐丽敏.南开大学.2009, 07
[3]   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政策价值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J].
叶继红 ;
何诗敏 .
行政与法, 2020, (06) :41-50
[4]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的路径与实践 [J].
贾积有 ;
颜泽忠 ;
张志永 ;
翟曼月 ;
张君 ;
张必兰 ;
张静蓉 ;
孟青泉 ;
乐惠骁 ;
何云帆 .
数字教育, 2020, 6 (01) :1-8
[5]   智能教学系统的评价与选择 [J].
贾积有 ;
孟青泉 .
数字教育, 2019, 5 (03) :1-9
[6]   在线数学教学系统设计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J].
贾积有 ;
张必兰 ;
颜泽忠 ;
任珺 ;
程宝贵 .
中国远程教育, 2017, (03) :37-44+80
[7]   制度性自我选择与自我放弃的历程——对农民工子弟学校文化的个案研究 [J].
熊春文 ;
刘慧娟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 12 (04) :48-71+184
[8]   理解与应对:千禧年学习者的数字土著特征及其学习技术吁求 [J].
顾小清 ;
林仕丽 ;
汪月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 (01) :23-29
[9]   反学校文化与阶级再生产:“小子”与“子弟”之比较 [J].
周潇 .
社会, 2011, 31 (05) :70-92
[10]   “影子教育”的思考:多种视角 [J].
范晓慧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8, 29 (06) :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