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质隔夹层特征、成因及分布——以塔里木盆地哈得油田东河砂岩为例

被引:52
作者
韩如冰 [1 ]
刘强 [2 ]
江同文 [2 ]
徐怀民 [1 ]
徐朝晖 [1 ]
赵磊 [1 ]
雷诚 [1 ]
张鹏程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
关键词
东河砂岩; 钙质隔夹层; 成因模式; 滨岸相;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稳定同位素、常规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哈得油田东河砂岩钙质隔夹层的岩石学特征、测井响应特征、成因模式及分布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研究区钙质隔夹层主要为钙质细、粉砂岩,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都较高,钙质成分包括方解石、铁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硬石膏等。虽然钙质隔夹层一般厚度较薄,但结合常规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资料仍可将其识别。建立了3种钙质隔夹层的成因模式:浅埋藏淡水环境隔夹层、蒸发作用隔夹层和深埋藏期隔夹层。结合沉积相带发育情况,认为钙质隔夹层在临滨、后滨较为发育,容易连片,井间易连续;结合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特征,认为东河砂岩岩层组界面钙质隔夹层具体产状主要有5种:"上钙下泥"型、"上泥下钙"型、"钙-泥-钙"型、钙质单层界面型和钙泥质界面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28 / 43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塔里木盆地喜马拉雅晚期油气藏调整与改造 [J].
张水昌 ;
张斌 ;
杨海军 ;
朱光有 ;
苏劲 ;
王晓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6) :668-680
[2]   缝-洞型地层缝洞的双侧向测井响应数值模拟 [J].
邓少贵 ;
莫宣学 ;
卢春利 ;
张杨 ;
刘来垒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6) :706-712
[3]   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 [J].
王敬 ;
刘慧卿 ;
徐杰 ;
张宏方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5) :585-590
[4]   高含水油田地震油藏描述关键技术 [J].
甘利灯 ;
戴晓峰 ;
张昕 ;
李凌高 ;
杜文辉 ;
刘晓虹 ;
高银波 ;
卢明辉 ;
马淑芳 ;
黄哲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3) :365-377
[5]   中国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化发育的地质条件与分布特征 [J].
赵文智 ;
沈安江 ;
胡素云 ;
张宝民 ;
潘文庆 ;
周进高 ;
汪泽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1) :1-12
[6]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下石炭统东河砂岩沉积相与哈得逊油田的发现 [J].
申银民 ;
贾进华 ;
齐英敏 ;
孙雄伟 ;
周波 ;
马德波 ;
高力 .
古地理学报, 2011, 13 (03) :279-286
[7]   砂岩储集层中碳酸盐胶结物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长组为例 [J].
孙致学 ;
孙治雷 ;
鲁洪江 ;
尹希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5) :543-551
[8]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沉积和储层特征及综合分析 [J].
顾家裕 ;
张兴阳 ;
郭彬程 .
古地理学报, 2006, (03) :285-294
[9]   准噶尔盆地钙质夹层成因及层序地层学意义 [J].
谢寅符 ;
李洪奇 .
石油学报, 2005, (05) :28-31
[10]   东河砂岩钙结成岩作用的主要特征 [J].
王招明 ;
王清华 ;
孙丽霞 ;
李宇平 ;
李文华 .
地质科学, 2004, (04) :517-52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