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鉴定中国南方大豆品种异黄酮主要组分
被引:11
作者:
孙君明
韩粉霞
丁安林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大豆(Glycine max);
HPLC;
异黄酮含量;
鉴定;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4.03.004
中图分类号:
TQ28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技术检测中国南方六个省份的 2 4 9份大豆品种异黄酮主要组分含量。结果显示大豆籽粒中可检测出 6种主要的异黄酮组分 ,分别为大豆甙 (Daidzin)、甲氧基黄豆甙原 (Glycitin)、染料木甙 (Genistin)、丙二酰基大豆甙 (Malonyldaidzin)、丙二酰基黄豆甙原 (Malonylglycitin)和丙二酰基染料木甙 (Malonylgenistin)。各组分中以丙二酰基 (Mal onyl)异黄酮组分含量最高 (6 1 2 % ) ,且各组分间相关极显著。大豆品种间异黄酮含量变异较大 ,变异系数达 4 9 6 %。来自江苏省的品种海门红黄豆乙异黄酮含量最高 (4 932 3μg/ g) ,品种宝应等西风含量最低 (36 7 1μg/ g)。不同省份间异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 ,来自浙江省的大豆品种平均含量最高 (2 717 2 μg/ g) ,来自安徽省的平均含量最低 (1181 8μg/g)。异黄酮含量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 (r=0 319 ) ,与百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r=0 132 ) ,而与脂肪含量 (r =- 0 4 5 )和蛋白质含量 (r=-0 136 )呈负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2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