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第三系不整合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被引:1
作者
郝志伟
苏朝光
张营革
田建华
机构
[1]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关键词
不整合体; 邵家洼陷; 运移通道; 超覆油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邵家洼陷前第三系基底地层的形成机理做了简要介绍,对前第三系与第三系之间的不整合面的分类、特征、识别以及其在油气运移、聚集中所起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样处于洼陷缓坡带以第三系浅层超覆油藏为主力含油层系的太平油田、陈家庄油田,其油气的运移、聚集都与前第三系不整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洼陷缓坡带前第三系不整合面研究意义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辽河东部凹陷北部不整合类型及油气成藏规律 [J].
肖乾华 ;
李美俊 ;
彭苏萍 ;
刘计国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2) :43-45
[2]   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不整合面与油气运聚关系 [J].
陈中红 ;
查明 ;
朱筱敏 .
古地理学报, 2003, (01) :120-126
[3]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J].
张善文 ;
王永诗 ;
石砥石 ;
徐怀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1-10
[4]   陆梁隆起白垩系底部不整合面特征与油气运聚 [J].
陈中红 ;
查明 ;
吴孔友 ;
张年富 ;
张越迁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4) :283-285+264
[5]   巴楚—麦盖提地区不整合面特征与油气分布关系 [J].
李新民 ;
丁勇 ;
张旭 ;
郭书元 ;
马建新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6) :475-477+453
[6]   不整合面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J].
付广 ;
许泽剑 ;
韩冬玲 ;
纪阵宇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1) :1-4+104
[7]   石油与天然气运移研究综述 [J].
李明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3-10+109
[8]   盆地的改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张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1) :38-41+45
[9]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不整合面成藏组合及其分布规律 [J].
周树勋 ;
马振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5) :30-33+4+10
[10]   塔里木盆地的地层不整合面与油气聚集 [J].
何登发 .
石油学报, 1995, (03)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