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洞穴保护方式演变及保护式开发

被引:8
作者
韦跃龙
陈伟海
罗劬侃
李成展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旅游洞穴; 保护方式; 保护式开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时间为主线,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类比分析法对中国旅游洞穴的保护方式进行分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保护方式,主要有无序自发、有序被动和有序主动3种类型。1950年以来,基本沿无序自发→有序被动→有序主动的趋势演变。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提出融"主体-客体、研究、开发、保护、管理、反馈"多位一体的保护式开发新模式。其中,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内核,是该模式的"发动机"及运行和操作的中枢,由其衍生出的开发、保护、管理、研究四大运行系统与反馈系统一起构成外核,是该模式的实际操作和运行过程及结果。该模式的运行是以管理系统为操作系统和主线,经主体-客体系统启动研究系统,确定洞穴的特色,再对其他系统进行分析和构建;同时以反馈系统为调整系统和副线,实时评估运行效果,不断调整、更新各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67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与地质背景及洞穴环境的耦合关系——以广西巴马水晶宫为例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罗劬侃 .
地理学报, 2016, 71 (09) :1528-1543
[2]   贵州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喀斯特景观特征及其形成演化分析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罗劬侃 ;
何正芳 ;
谭政权 .
地球学报, 2016, 37 (03) :368-378
[3]   试论旅游洞穴主题式开发——以广西巴马百么洞为例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黄保健 .
资源科学, 2011, 33 (07) :1398-1407
[4]   中国岩溶旅游资源空间格局 [J].
韦跃龙 ;
陈伟海 ;
黄保健 ;
覃建雄 .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8, 28 (04) :473-483
[5]   流入型洞穴——山东沂源九天洞初步研究 [J].
朱学稳 ;
韩道山 .
中国岩溶, 2007, (03) :189-195
[6]   成熟型旅游洞穴持续发展研究——以安徽韭山洞为例 [J].
吴文智 ;
庄志民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3) :378-382
[7]   LED光源在旅游洞穴景观照明中的应用 [J].
孙成国 ;
黄俊发 .
中国岩溶, 2007, (01) :83-89
[8]   洞穴自然环境系统的观测及研究——以广西柳州响水岩为例 [J].
朱德浩 ;
朱其光 .
中国岩溶, 2005, (04) :318-325
[9]   浅析岩溶洞穴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以重庆武隆芙蓉洞为例 [J].
罗培 ;
况明生 ;
李华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61-65
[10]   重庆丰都雪玉洞群的洞穴特征和洞穴沉积物 [J].
朱学稳 ;
张远海 ;
韩道山 ;
文汝平 ;
陈炳清 .
中国岩溶, 2004, (02) :1-6+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