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行感染类型及耐药性

被引:7
作者
陈益明
韦云龙
曹春来
徐立冬
林峰
机构
[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血行感染; 耐药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了解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行感染类型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新生儿室送检的3390例血培养及体外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血培养使用Bact/A-LERT 3D(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及其配套的培养瓶,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法国B iom erieux公司的API细菌鉴定系统及配套试剂。结果:在3390例新生儿血培养中,共检出416株病原菌(12.3%),主要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占74.0%(308/416),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为85.4%,CNS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路邓葡萄球菌、头状葡萄球菌为主,其MRS的检出率分别为:84.6%、100.0%、81.8%、90.9%。在溶血葡萄球菌中,MRS的检出率4年间没有发生变化均为100.0%。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甲氧西林敏感表皮葡萄球菌(MSSE)和其它CNS对万古霉素、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呋喃妥因、米诺霉素、利福平、替考拉宁、呋西地酸的耐药率均较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S为本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情况严重,MRCNS的高检出率给临床治疗和控制医院感染带来困难,糖肽类抗菌药物可作为多重耐药CNS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新生儿败血症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比较分析 [J].
张秋月 ;
米延 ;
陈国萍 .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8, (05) :273-275
[2]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致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及体外耐药监测 [J].
胡红兵 ;
杨劳荣 ;
夏维 ;
罗德娟 ;
陈琼 ;
刘翎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02) :227-228+170
[3]   广州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探讨──附261例检测报告 [J].
谢永强 ;
邓秋连 ;
陈卓瑶 ;
陈树生 .
新医学, 2004, (06) :344-346
[4]   儿科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 [J].
李向阳 ;
杨锦红 ;
李方去 ;
陶红群 .
中华儿科杂志, 2002, (05)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