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黑龙江省低温阴雨天气成因初步分析

被引:4
作者
任丽 [1 ,2 ]
王承伟 [2 ]
矫玲玲 [2 ]
金磊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2] 黑龙江省气象台
关键词
鄂霍次克海高压; 极涡; 低空急流;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13.032
中图分类号
P45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74项环流指数等资料,对2009年6月黑龙江省连阴雨天其成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连阴雨天气过程与冷空气活动密切相关,是中高纬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鄂霍次克海和乌拉尔山附近地区存在明显的正高度异常,贝加尔湖附近为负高度异常,500hPa位势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度地区纬向呈"+-+"型,这种高度异常形势为鄂霍次克海阻塞形势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大尺度环流背景,使东北冷涡长时间影响黑龙江省。在欧亚大陆中高纬度长期出现阻塞形势的背景下,加上低空充足的水汽供应,黑龙江省连续经历了4次冷涡天气造成了此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775 / 67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夏季亚洲极涡的长期变化对东亚环流和水汽收支的影响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1) :20-29
[2]   黑龙江省低温冷害发生规律及预测研究 [J].
李文亮 ;
张冬有 ;
张丽娟 .
灾害学, 2008, (04) :30-35
[3]   东北夏季气温分区变化特征 [J].
孙莹 ;
江静 ;
杨青 ;
卢秉红 ;
杨诚 .
气象科学, 2008, (01) :50-55
[4]   北极涡活动对我国同期及后期气温的影响 [J].
张恒德 ;
陆维松 ;
高守亭 ;
张友姝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4) :507-516
[5]   日本东部附近海域海温异常对鄂霍次克海高压的影响 [J].
魏东 ;
王亚非 ;
董敏 .
气象学报, 2006, (04) :518-526
[6]   鄂霍茨克海阻高发展过程的正斜压涡度和涡度拟能的演变特征 [J].
黄昌兴 ;
朱乾根 ;
周伟灿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1, (03) :356-363
[7]   厄尔尼诺现象对黑龙江省及建三江地区洪涝成因影响研究 [J].
李云阁 ;
张伟 ;
潘华盛 .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1, (02) :1-3
[8]   埃尔尼诺指数与黑龙江省冷夏及秋冬持续低温过程关系的分析 [J].
潘华盛 ;
王军 ;
李天尚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2) :271-276
[9]   夏季鄂海高压的长期预报研究 [J].
任广成 .
气象科学研究院院刊, 1989, (02) :193-198
[10]  
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的形成机理与预报研究.[M].陶诗言等著;.气象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