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东部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双重影响(Ⅱ):砂层和水被

被引:18
作者
吕兰芝 [1 ]
金会军 [1 ]
王绍令 [1 ]
薛娴 [2 ]
何瑞霞 [1 ]
于少鹏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院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地温; 砂层; 地表水体; 双重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青藏高原冻土区地温既受海拔、纬度和经度(干燥度)区域地带性规律控制,同时它又受植被、雪盖、砂层、水被和地质构造等局地因素的显著影响.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在不同域值条件下,它可增高或降低地温.沙丘下和较厚(>10~20 cm)砂层覆盖下的地温较邻近天然无砂层地段高;而薄(<10~20 cm)砂层覆盖下的地温反而比天然无砂地段有降低的趋势.在同一地貌单元内,沼泽湿地处地温最低,有利于多年冻土形成和保存;淡水湖塘和河流均能升高地温,加大融化深度,不同程度地形成融区.但是,盐湖由于其热传导水层结构,有助于形成和保护湿寒土.总之,每种局地因素迫使地温向相反方向转化阶段是一个区间值,为渐变过程.随时空尺度变化,局地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大.有些地段,几种局地因素共同作用,加上活动构造和地形地貌等的影响,使地温的时空分布和局地因素对其影响或控制变得错综复杂.因此,研究和预测地温特征和变化趋势,需要在监测砂层和水被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参数选择、验证和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46 / 5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德合作三江源区和甜水海地区多年冻土退化过程科学考察和研究进展 [J].
俞祁浩 ;
Kurt Roth ;
金会军 ;
潘喜才 ;
Schiwek Philip Martin ;
盛煜 ;
魏智 ;
吴吉春 .
冰川冻土, 2006, (06) :844-849
[2]   青藏高原中、东部全新世以来多年冻土演化及寒区环境变化 [J].
金会军 ;
赵林 ;
王绍令 ;
郭东信 .
第四纪研究, 2006, (02) :198-210
[3]   青藏高原沙区地温研究 [J].
王绍令 ;
谢应钦 .
中国沙漠, 1998, (02) :42-47
[4]   青藏高原冻土区沙漠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J].
黄以职 ;
郭东信 ;
赵秀锋 .
冰川冻土, 1993, (01) :52-57
[5]   青藏公路楚玛尔河桥位附近冻土工程地质勘察 [J].
王绍令 ;
米海珍 ;
路勋 .
工程勘察, 1993, (01) :17-20
[6]   青藏高原通天河盆地的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融区的发展趋势 [J].
黄大庭 .
冰川冻土, 1986, (01) :29-39+100
[7]   青藏高原的盐湖 [J].
陈克造 ;
杨绍修 ;
郑喜玉 .
地理学报, 1981, (01) :13-21
[8]   Symbiosis of marshes and permafrost in Da and Xiao Hinggan Mountains in northeastern China [J].
Huijun Jin ;
Guangyou Sun ;
Shaopeng Yu ;
Rui Jin ;
Ruixia He .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8, 18 :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