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思想的渊源与实践探析

被引:8
作者
李仲伟
机构
[1] 厦门市高级技工学校福建厦门
关键词
快乐体育; “游于艺”;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
D O I
10.19715/j.tiyukexueyanjiu.2003.02.014
中图分类号
G807 [体育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303 ;
摘要
运用资料的方法、调查的等方法,对快乐体育的理论来源与实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快乐体育思想最早应源于四千多前孔子“游于艺”的教育思想,近代快乐体育思想的发起与传入也不仅只限于日本。当代快乐体育思想从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设计等几方面均有全面的改变,并稳步地得以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7+54 +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试论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J].
巫文辉 ;
杜国如 .
安徽体育科技, 2002, (01) :89-90+96
[2]   构建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J].
王翠芝 ;
吴俊琦 ;
吴俊涛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4) :54-55
[3]   论90年代中国4大体育教学思想的特点与联结点 [J].
周林清 ;
毛振明 ;
孙艳英 .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9, (03) :13-18
[4]   对在体育教育改革中实现体育愉悦性的探讨 [J].
李越苹 ;
刘占捷 ;
毛振明 .
浙江体育科学, 1999, (03) :10-12+18
[5]   对快乐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J].
赵立 .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9, (01) :57-61
[6]   科学地引进快乐体育的构想 [J].
陈济川 .
福建体育科技, 1998, (01) :60-62
[7]   快乐体育是一种体育教育思想 [J].
包昌明 .
中国学校体育, 1996, (06) :65-65
[8]   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代教育 [J].
汤恩佳 .
中华文化论坛, 1996, (03) :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