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5
作者
徐斌
机构
[1] 上海商学院体育部
关键词
上海市;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多元化; 模式;
D O I
10.14182/J.cnki.1001-2443.2015.03.015
中图分类号
G807 [体育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303 ;
摘要
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后备人才的培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等方法,根据目前上海市已开展的奥运项目的竞技地位、历史成绩、群众基础和市场化前景等方面的特点对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上海市竞技项目可划分为全力保障项目群、高度市场化项目群、稳步推进项目群和有待开拓项目群;2)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传统"三级训练"模式,逐步转向"以体校为主,以学校为补充,多元并举"的培养模式;3)传统培养模式单一、运动员人才浪费等困难等.并据此提出以下对策:1)全力保障项目群的后备人才通过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模式来培养;2)高度市场化项目群的后备人才通过学校化和社会化模式来培养;3)稳步推进项目群的后备人才通过体校、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模式来培养;4)有待开拓项目群的后备人才培养必须调动体校、学校、社会和个人家庭的积极参与来实现.为进一步提升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90 / 2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的中国体育发展战略 [J].
杜卫提 ;
孙珂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03) :302-306
[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多元化创新模式研究 [J].
李建国 ;
林德华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 34 (02) :73-76+80
[3]   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运动项群的匹配 [J].
贺新奇 .
体育文化导刊, 2014, (01) :4-7
[4]   “初中布点、高中集中、大学对接”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J].
张志斌 ;
母贤永 ;
刘瑛 ;
柏青 .
体育学刊, 2012, 19 (06) :100-102
[5]   构建新型“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J].
徐伟宏 ;
柯茜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 46 (11) :78-81
[7]   上海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现状及对策 [J].
薛原 ;
刘文华 ;
曾朝恭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4 (06) :84-87
[8]   改革开放30年的上海竞技体育 [J].
Research Group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of Sports Shanghai China .
体育科研, 2009, 30 (01)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