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中地区T7~4界面碳酸盐岩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11
作者
王黎栋 [1 ]
万力 [1 ]
于炳松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塔中地区; T47界面; 碳酸盐岩; 古岩溶; 控制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T47界面是塔中地区奥陶系重要的不整合界面,在其下的奥陶系碳酸盐岩风化壳中已获高产油气流。塔中地区石油勘探实践及T47界面形成时期地理地质条件的分析为塔中地区同期碳酸盐岩岩溶的广泛发育提供了充足的证据。以现代岩溶形成理论为指导,对发育于T47界面之下的碳酸盐岩体中的古岩溶研究表明,该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主要以发育于T47界面之下250~300 m的裂缝、孔洞为主的侵蚀面岩溶,垂向上具有良好的分带性,自上而下大致可以分为表生岩溶带、垂直渗流带、季节变化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古岩溶的发育主要受古气候、岩性、构造、古地形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控制,其中岩性、古地形及古水文地质条件尤为关键;古岩溶高地南、北两侧的岩溶坡地坡度较缓地带,应是下一步石油勘探的重点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喀斯特地貌与洞穴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喀斯特地貌与洞穴研究》编辑组编辑, 1990
[12]  
岩溶学词典[M]. 地质出版社 , 袁道先主编, 1988
[13]  
中国岩溶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 著, 1979
[14]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奥陶纪油气成藏体系 [J].
刘克奇 ;
金之钧 .
地球科学, 2004, (04) :489-494
[15]   塔中地区早海西期风化壳古岩溶控制因素分析 [J].
田纳新 ;
徐国强 ;
李学永 ;
吴官生 ;
马亚松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2) :61-63+177
[16]   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两起重要的古岩溶事件 [J].
林社卿 ;
陈文礼 ;
曹新焰 ;
吴官生 ;
朱军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2) :21-24+127
[17]   塔中地区早海西期风化壳古地貌特征 [J].
田纳新 ;
徐国强 ;
胡志方 ;
胡俊卿 ;
唐红荣 .
河南石油, 2004, (01) :1-3+75
[18]   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实现突破的重要方向 [J].
翟光明 ;
何文渊 .
石油学报, 2004, (01) :1-7
[19]   古洞穴型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古洞穴为例 [J].
肖玉茹 ;
何峰煜 ;
孙义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1) :75-80+86
[20]   塔中16-24井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研究 [J].
邬长武 ;
蒋春雷 ;
郑志祥 ;
刘伟 .
矿物岩石, 2002, (02)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