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地区应力场演化与强震间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拟

被引:17
作者
陈化然
陈连旺
马宏生
李轶群
张杰卿
何巧云
王建国
机构
[1] 天津市地震局
[2]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3]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4] 天津市地震局 中国天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5] 中国北京
[6] 中国天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模型; 背景应力场; 断层蠕动应力场; 强震触发应力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53 [地壳应力与活动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针对川滇地区 ,在大量搜集、总结前人资料和结果的基础上 ,建立了包括上地壳、下地壳 (两层 )、上地幔等 4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通过反复调试 ,确定了其边界条件 ,并且计算了川滇地区背景应力场、断层蠕动产生的应力场和强震触发的应力场 ,以及它们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后续地震大多发生在前面地震引发的库仑破裂应力正值区 ,前一地震对后续地震有一定的触发作用 ,强震是在较高的应力背景下成组发生的 .这对判断、识别地震异常 ,提高地震预测水平有着很大的意义 .
引用
收藏
页码:567 / 5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J].
王椿镛 ;
W.D.Mooney ;
王溪莉 ;
吴建平 ;
楼海 ;
王飞 .
地震学报, 2002, (01) :1-16
[2]   利用震源机制解对中国西南及邻区进行应力分区的初步研究 [J].
崔效锋 ;
谢富仁 .
地震学报, 1999, (05) :513-522
[3]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 [J].
孙洁 ;
徐常芳 ;
江钊 ;
史书林 ;
王继军 ;
何明 .
地震地质, 1989, (01) :35-45
[4]   由多个小震推断的青甘和川滇地区地壳应力场的方向特征 [J].
许忠淮 ;
汪素云 ;
黄雨蕊 ;
高阿甲 ;
金小锋 ;
常向东 .
地球物理学报, 1987, (05) :476-486
[5]   对我国现代板内运动状况的初步探讨 [J].
丁国瑜 ;
卢演俦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6, (18) :1412-1415
[6]   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板内强震活动 [J].
阚荣举 .
地震研究, 1980, (03) :45-59
[7]   西南地区近代构造应力场和地壳运动特征的实验研究 [J].
钱洪 ;
沈钧礼 ;
黄进 ;
田小嘉 .
地震研究, 1980, (03) :60-67
[8]   印度洋板块向北顶撞与我国西部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和地震活动的关系 [J].
罗灼礼 .
西北地震学报, 1979, (04) :11-21+10
[9]   中国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J].
邓起东 ;
张裕明 ;
许桂林 ;
范福田 .
地震地质, 1979, (01) :11-22
[10]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区域特征 [J].
鄢家全 ;
时振梁 ;
汪素云 ;
环文林 .
地震学报, 1979, (01) :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