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动态分析与预测

被引:8
作者
陈守东
杨东亮
机构
[1]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暨商学院
关键词
银行体系脆弱性; 金融危机; Granger因果关系;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
D O I
10.15939/j.jujsse.2010.04.022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银行体系脆弱性是由银行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它来源于多种风险的耦合,表现出结构性特征。因此,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对金融脆弱性进行整体的科学测度十分重要。利用银行体系内部变量构建我国2001年至2009年银行体系脆弱性月度指数,检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指数间的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建立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宏观经济状况和宏观调控政策对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非线性影响。分析发现,2009年以来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继续恶化,银行总体风险急速攀升,当前银行体系脆弱性指数正处于风险积聚改善和停止的关键转折时点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9+160 +1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冲击效应 [J].
陈守东 ;
田艳芬 ;
邵志高 ;
杨东亮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9, 19 (04) :60-72
[2]   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 [J].
万晓莉 .
金融研究, 2008, (06) :80-93
[3]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实证分析(1978-2000) [J].
伍志文 .
金融研究, 2002, (12) :21-37
[4]  
The Determinants of Banking Crises in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J] . Staff Paper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1998 (1)
[6]   A NONPARAMETRIC TEST FOR INDEPENDENCE OF A MULTIVARIATE TIME-SERIES [J].
BAEK, EG ;
BROCK, WA .
STATISTICA SINICA, 1992, 2 (01) :137-156
[7]  
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idity[J] . Douglas W. Diamond,Philip H. Dybvi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8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