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丘陵区典型坡地产流及产沙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18
作者
辛伟 [1 ]
朱波 [2 ]
唐家良 [2 ]
罗专溪 [2 ]
刘益军 [1 ]
史东梅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降雨; 地表径流; 壤中流; 径流消退; 侵蚀;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8.02.025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对紫色土丘陵区坡地产流及产沙特征进行了研究。(1)地表径流初始产流时间随着雨强和坡度的增加而加快,在0.7~9.5min之间变化;壤中流初始产流时间变化复杂,在2.6~46.4min之间变化,雨强是影响低坡度壤中流初始产流时间的主要因子;(2)地表径流累积量与雨强、坡度均成正比关系,壤中流累积量随着坡度和雨强的增大呈现出减小趋势;(3)地表径流雨后消退迅速,退水常数k(Barnes法)值为0.41~0.66,壤中流消退缓慢,退水常数为0.91~0.99;(4)同一降雨历时下,相对坡度而言,雨强是决定产沙量的主要因子,产沙量在23.4~972.3g/(m2.h)之间变化;在同一雨强下,产沙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加。就紫色土坡地而言,改良耕作制度和耕作措施,实施因地制宜的水保措施,提高坡地土壤入渗率和持水量,使降雨径流以壤中流形式产生,能更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森林生态水文[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余新晓等著, 2004
[2]  
中国水土保持[M]. 科学出版社 , 唐克丽等编著, 2004
[3]   华北山区坡地产流规律试验研究 [J].
杨聪 ;
于静洁 ;
刘昌明 ;
宋献方 ;
胡堃 ;
李发东 ;
唐常源 .
地理学报, 2005, (06) :143-150
[4]   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产流特征试验研究 [J].
王先拓 ;
王玉宽 ;
傅斌 ;
王勇强 ;
王道杰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9-11+19
[5]   李子口小流域土壤侵蚀研究分析 [J].
李双喜 ;
张建全 ;
俞丰 ;
况治宇 ;
杜洪勋 .
水利水电快报, 2006, (01) :19-22
[6]   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为例 [J].
朱波 ;
彭奎 ;
高美荣 ;
刘刚才 ;
张先婉 ;
不详 .
山地学报 , 2001, (S1) :14-19
[7]   四川紫色土丘陵区不同耕作制的产流过程初步分析 [J].
高美荣 ;
刘刚才 ;
朱波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S1) :118-121
[8]   坡耕地土壤水分入渗影响因素分析 [J].
吴发启 ;
赵西宁 ;
佘雕 .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1) :16-18+78
[9]   四川盆地紫色土丘陵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J].
李文萍 ;
雷孝章 ;
刘兴年 ;
曹叔尤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 (03) :141-143
[10]   紫色土坡耕地壤中产流特征及分析 [J].
徐佩 ;
王玉宽 ;
傅斌 ;
王道杰 ;
王先拓 ;
王勇强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6)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