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三江源地区植被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李作伟 [1 ,2 ,3 ]
吴荣军 [1 ]
马玉平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关键词
三江源区; 植被生产力; 气候生产力; 人类活动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三江源区1982-2013年18个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资料、GIMMS和MODIS两个卫星源的遥感监测值,以NDVI值和周广胜模型分别计算植被生产力和气候生产力,将植被生产力与气候生产力的差值定义为人类活动影响.在分析该区域植被生产力和气候生产力变化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从而定量评估两者的影响大小,研究结果表明:(1)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叠加作用下,三江源地区植被生产力、气候生产力和人类活动影响均趋于好转,平均每10 a分别增加179 kg·hm-2、154 kg·hm-2和24 kg·hm-2;(2)气候变化是影响植被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但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其变化速率,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活动正面影响较为明显,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生产力的贡献率分别为87%和13%.
引用
收藏
页码:804 / 8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2 条
[11]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M]. 科学出版社 , 赵新全, 2008
[1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M]. 青海人民出版社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编辑委员会[编], 2002
[13]  
Variations in Vegetation Net Primary Production i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China, from 1982 to 1999[J] . Shilong Piao,Jingyun Fang,Jinsheng He.Climatic Change . 2006 (1)
[14]   黄河源头生态环境变化的遥感监测及驱动因素 [J].
李凤霞 ;
伏洋 ;
李林 ;
肖建设 .
生态环境, 2008, 17 (06) :2297-2303
[15]   江河源区沙漠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J].
胡光印 ;
董治宝 ;
魏振海 ;
满多清 ;
王文丽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7) :41-45
[16]   近30年来青海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 [J].
刘纪远 ;
徐新良 ;
邵全琴 .
地理学报, 2008, (04) :364-376
[17]   遥感资料在青海草地资源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颜亮东 ;
殷青军 ;
张海珍 ;
闵庆文 ;
吴素霞 ;
伏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4) :640-648+675
[18]   青海省草地生态环境变化态势及驱动力分析 [J].
伏洋 ;
张国胜 ;
李凤霞 ;
颜亮东 .
草业科学, 2007, (05) :1-8
[19]   三江源地区植被指数下降趋势的空间特征及其地理背景 [J].
张镱锂 ;
丁明军 ;
张玮 ;
刘林山 ;
王兆锋 ;
阎建忠 ;
摆万奇 ;
郑度 .
地理研究, 2007, (03) :500-507+639
[20]   青藏高原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分析与探讨 [J].
尚占环 ;
龙瑞军 ;
马玉寿 .
草业科学, 2007, (0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