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页岩和陆相页岩等温吸附特性及控制因素

被引:21
作者
高和群
曹海虹
丁安徐
龚月
李陈
叶建国
岳小金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海相页岩; 陆相页岩; 等温吸附; 最大吸附量;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海相、陆相页岩等温吸附测试数据为基础,探讨其等温吸附特性及与各控气因素的关系,详细论述了它们的异同之处。结果表明,海相页岩的等温吸附曲线形态变化较小,而陆相页岩明显分为2部分,即含有煤岩成分的页岩,其最大吸附量远高于海相,不含煤岩的则较低;海相、陆相页岩最大吸附量与总有机碳(TOC)、比表面积均呈正相关,另外,海相页岩与镜质组反射率(RO)、石英含量呈正相关,与黏土含量呈负相关,而陆相页岩的这一特点却不甚明显;海相页岩虽处在过成熟阶段,但最大吸附量和TOC依然呈正相关,陆相页岩的变质程度低于海相,与最大吸附量的关系呈现出2段式变化模型,RO<1.30%时,即在成熟阶段前,最大吸附量随RO值的升高而增大,RO>1.30%时,即达到成熟阶段之后,则变小。分析认为,海相、陆相页岩的沉积环境、沉积演化史及有机质类型是形成这些特征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290 / 12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大气区形成条件 [J].
易士威 ;
林世国 ;
杨威 ;
施振生 ;
李君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1) :1-8
[2]   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地质调查井位优选 [J].
韩双彪 ;
张金川 ;
李玉喜 ;
姜文利 ;
龙鹏宇 ;
任珠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1) :182-187
[3]   页岩气与煤层气吸附特征对比实验研究 [J].
赵金 ;
张遂安 ;
曹立虎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1) :176-181
[4]   中国陆相页岩气的形成条件 [J].
林腊梅 ;
张金川 ;
唐玄 ;
荆铁亚 ;
朱亮亮 .
天然气工业, 2013, 33 (01) :35-40
[5]   贵州遵义寒武系底部硅质岩中细菌状化石的发现 [J].
谢小敏 ;
腾格尔 ;
秦建中 ;
边立曾 ;
张庆珍 ;
张文涛 .
地质学报, 2013, 87 (01) :20-28
[6]   温度对煤吸附甲烷的影响实验 [J].
蔺亚兵 ;
马东民 ;
刘钰辉 ;
马薇 ;
贾雪梅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2, 40 (06) :24-28
[7]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刘洪林 ;
王红岩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9) :5-9+125
[8]   页岩气吸附解吸规律研究 [J].
张志英 ;
杨盛波 .
实验力学, 2012, 27 (04) :492-497
[9]   渝东南渝页1井页岩气吸附能力及其主控因素 [J].
武景淑 ;
于炳松 ;
李玉喜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4 (04) :40-48
[10]   考虑地层温度和压力的页岩吸附气含量计算新模型 [J].
李武广 ;
杨胜来 ;
徐晶 ;
董谦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 (04) :791-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