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虚拟文化空间构建——以网络游戏为例

被引:32
作者
胡杨 [1 ,2 ]
董小玉 [3 ]
机构
[1]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2]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3] 西南大学
关键词
数字时代; 虚拟文化空间; 网络游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G05 [文化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5 ; 0503 ;
摘要
数字技术进步带来了虚拟文化的繁荣,本文分析了虚拟空间作为数字时代文化生产场域的空间样态,并以网络游戏为范本,分析虚拟文化空间构建中的自身特点,进一步探讨虚拟文化空间与现实文化空间的紧密联系、互融共生的形式及实现渠道。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游戏的人与游戏精神:移动社交时代的“游戏化生存” [J].
胡杨 ;
董小玉 .
新闻界, 2017, (10) :73-77+102
[2]   赛博空间与当代美学研究新视野 [J].
裴萱 .
广东社会科学, 2017, (02) :158-167
[3]   作为传播的游戏:游戏研究的历史源流、理论路径与核心议题 [J].
周逵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 38 (07) :25-31
[5]   基于虚拟地理学观下的虚拟空间对现实(社会)空间互动关系的初探 [J].
吴茜 ;
王兴中 ;
孙洁 ;
刘晓霞 .
现代城市研究, 2010, 25 (11) :80-84
[6]   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 [J].
麦永雄 .
文艺研究, 2007, (12) :75-84+183
[7]   从地理空间到复合式空间——信息网络影响下的城市空间 [J].
张楠楠 ;
顾朝林 ;
不详 .
人文地理 , 2002, (04) :20-24
[8]  
赛博空间社会建构及其文化再生产[D]. 闫华峰.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9]  
游戏的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赫伊津哈, 2014
[10]  
网络游戏的文化研究[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刘胜枝,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