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典型城区大气碳质颗粒物的粒径分布特征和来源

被引:28
作者
程萌田 [1 ,2 ]
金鑫 [2 ]
温天雪 [2 ]
樊晓燕 [2 ,3 ]
王辉 [1 ]
王跃思 [1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元素碳; 有机碳; 粒径分布; 来源;
D O I
10.13198/j.res.2013.02.4.chengmt.004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分析天津市典型城区大气碳质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其来源,于2009年12月—2010年11月采用9级惯性撞击式分级采样器对大气颗粒物进行采样,采用热光碳分析仪分析了颗粒物中的EC(元素碳)和OC(有机碳)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天津市典型城区大气颗粒物中EC和OC主要存在于细颗粒物中,在≤2.1μm的4个细粒径段中,ρ(EC)的加和年均值为(2.6±0.9)μg/m3,占PM9(空气动力学直径≤9.0μm)ρ(TEC)的72%;ρ(OC)为(21.5±7.7)μg/m3,占PM9中ρ(TOC)的60%.ρ(EC)和ρ(OC)季节变化显著,在≤2.1μm粒径段中,春、夏、秋、冬季的ρ(EC)分别为(1.7±0.3)、(2.1±0.4)、(3.1±0.5)和(3.7±0.5)μg/m3;ρ(OC)分别为(17.6±0.4)、(14.4±1.1)、(21.9±1.8)和(32.1±2.5)μg/m3.ρ(EC)峰值分别出现在≤0.43、>0.65~1.1和>4.7~5.8μm 3个粒径段,其中最高值出现在≤0.43μm粒径段;ρ(OC)峰值分别出现在>0.65~1.1和>4.7~5.8μm 2个粒径段,最高值出现在>0.65~1.1μm粒径段.天津市典型城区细颗粒物中的OC、EC主要来自燃煤、机动车和烹饪排放,粗颗粒物中的OC、EC则更多来自于路面和建筑扬尘.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天津市夏季灰霾与非灰霾天气下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J].
魏欣 ;
毕晓辉 ;
董海燕 ;
陈魁 ;
孙韧 ;
冯银厂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11) :1193-1200
[2]   北京2011年10月连续灰霾过程的特征与成因初探 [J].
高健 ;
张岳翀 ;
王淑兰 ;
柴发合 ;
陈义珍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11) :1201-1207
[3]   天津重污染期间大气污染物浓度垂直分布特征 [J].
高文康 ;
唐贵谦 ;
姚青 ;
刘子锐 ;
王辉 ;
王跃思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07) :731-738
[4]   天津市西南部苯系物浓度季节及空间变化特征 [J].
宁晓宇 ;
王亘 ;
刘博 .
环境科学研究 , 2012, (06) :639-644
[5]   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J].
边海 ;
韩素芹 ;
张裕芬 ;
冯银厂 ;
吴建会 ;
姚青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3) :406-410
[6]  
天津市PM10,PM2.5和PM1连续在线观测分析[J]. 黄鹤,蔡子颖,韩素芹,姚青,吴彬贵.环境科学研究. 2011(08)
[7]   天津滨海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J].
王莉莉 ;
王跃思 ;
吉东生 ;
辛金元 ;
胡波 ;
王万筠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1, (07) :1077-1086
[8]   天津夏季黑碳气溶胶及其吸收特性的观测研究 [J].
蔡子颖 ;
韩素芹 ;
黄鹤 ;
姚青 .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 (05) :719-723
[9]  
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碳和有机碳的变化特征[J]. 李杏茹,王英锋,郭雪清,王跃思.环境科学. 2011(02)
[10]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OC)与元素碳(EC)的粒径分布[J]. 王广华,位楠楠,刘卫,林俊,范雪波,姚剑,耿彦红,李玉兰,李燕.环境科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