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天津夏季黑碳气溶胶及其吸收特性的观测研究
被引:36
作者:

蔡子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韩素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黄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姚青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机构:
[1] 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吸收特性;
影响因子;
天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天津城市边界层观测站2010年8月12日9月18日期间的黑碳、污染物和气象梯度观测数据,分析天津市夏季黑碳气溶胶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黑碳气溶胶浓度均值为6.309μg/m3,占PM10质量浓度的4.17%,其吸收消光占气溶胶总体消光的10.23%.受人类活动和边界层结构影响,黑碳气溶胶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型,7:00达到峰值,14:00~16:00最小,20:00达到次高峰.黑碳气溶胶浓度随风速增加呈下降趋势,当风速超过4m/s时,浓度一般低于5μg/m3,西风及西北风对天津城区黑碳气溶胶输送作用明显,其出现大于10μg/m3的高黑碳气溶胶事件概率为18.07%;逆温和大气稳定易造成黑碳气溶胶在近地层的堆积,形成高污染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719 / 7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中国南部四背景地区春季大气碳质气溶胶特征与来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11) : 1543 - 154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轶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Engling Guenter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台湾中央研究院环境变迁中心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环境科学系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雪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 深圳市冬季大气消光性质与细粒子化学组成的高时间分辨率观测和统计关系研究[J]. 中国科学:化学, 2010, 40 (08) : 1163 - 117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黄晓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何凌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林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南京大气PM2.5中碳组分观测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8) : 1015 - 1020陈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魏玉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我国113个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健康经济学评价[J].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30 (03) : 410 - 41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秉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阚海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 中国黑碳气溶胶分布特征与辐射强迫的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学报, 2009, 32 (06) : 798 - 806宿兴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王汉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6] 珠江三角洲黑碳气溶胶及其辐射特性的观测研究[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11) : 1542 - 1553吴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毛节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邓雪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铁学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张远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曾立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李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谭浩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毕雪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黄晓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陈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邓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 [7] 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研究进展[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6) : 311 - 317张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王志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 [8] 长春秋冬季大气黑碳气溶胶的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09, 28 (04) : 803 - 807高枞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苏丽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 [9] 半干旱区冬春季黑碳气溶胶吸收特性的观测研究[J]. 中国沙漠, 2009, 29 (01) : 183 - 18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牛生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沈建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省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王英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武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王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张凯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 [10] 2006年春季西北地区黑碳气溶胶的观测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5) : 655 - 661高润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天津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牛生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张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郭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徐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