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中国黑碳气溶胶分布特征与辐射强迫的模拟研究
被引:19
作者:

宿兴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王汉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中国;
黑碳气溶胶;
柱含量;
辐射强迫;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9.06.014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2000年我国黑碳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和辐射强迫。结果表明,黑碳气溶胶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区域,柱含量由南向北递减;柱含量最大值在0.6 mg/m2以上,出现在中南、四川盆地、湖南、贵州、广西、广东西部和云南南部等地区;青藏高原南侧黑碳气溶胶次高值区的存在,反映了气溶胶的跨国界输送并影响区域气候的特点。黑碳气溶胶的大气顶辐射强迫介于0.1~0.8 W/m2之间,地表辐射强迫介于-0.1-2.0 W/m2之间,两者分布特征与柱含量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同柱含量相似,黑碳气溶胶大气顶辐射强迫和地表辐射强迫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最大,秋、冬季次之,夏季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798 / 8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黑碳气溶胶对我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31 (06) : 852 - 85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银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 2006年春季西北地区黑碳气溶胶的观测研究[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5) : 655 - 661高润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天津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牛生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张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郭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徐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天津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 [3] 黑碳气溶胶辐射强迫全球分布的模拟研究[J]. 大气科学, 2008, (05) : 1147 - 1158张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郑有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国家气候中心
- [4] 1999—2003年我国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变化特征[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1) : 92 - 96杨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孙照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倪东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 [5] 黑碳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全球分布及分析[J]. 气象科学, 2007, (05) : 549 - 556马井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 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郑有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张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上海市浦东新区气象局
- [6] 中国近百年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讨论[J]. 气象科学, 2007, (05) : 584 - 59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翟盘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7] 中国大陆黑碳气溶胶排放清单[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6) : 259 - 264+317曹国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张小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王亚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车惠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陈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 [8] 黑碳气溶胶研究进展Ⅰ:排放、清除和浓度[J].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4) : 352 - 360许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王亚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陈振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任万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 [9] 国内外气溶胶观测网络发展进展及相关科学计划[J]. 气象科学, 2006, (01) : 110 - 117延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矫梅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毕宝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刘桂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 [10] 气溶胶辐射特性的观测研究[J]. 气象学报, 2005, (05) : 622 - 635毛节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李成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