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河流沉积学研究20年

被引:47
作者
张昌民
张尚锋
李少华
淡卫东
侯路
机构
[1]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河流; 沉积学; 河流沉积学; 进展; 回顾与展望;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4.02.001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河型及其分类研究、现代河流沉积调查、河流沉积相与相模式研究、河流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河流沉积砂体建筑结构精细解剖、河流沉积模拟研究等六个方面回顾了自《沉积学报》创刊以来 2 0年中国河流沉积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指出我国的河流沉积学取得了许多富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主要表现在网状河概念的引入与普及、建筑结构要素分析法的推广、界面层次的划分和及其概念的扩张、岩石相类型和岩石相组合概念的应用、河流砂体露头调查的方法与技术、沉积构造的沉积动力学解释、层序地层学在河流沉积研究中的应用、河流沉积过程的模拟实验、河流相储层的建模技术等方面。但是 2 0年来 ,中国河流沉积学研究并没有出现国际公认的理论首创 ,应当加强河流沉积学的研究组织 ,吸收地理地貌和水利学的研究成果 ,结合社会经济建设需要不断扩大河流沉积学的研究领域 ,积极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使我国的河流沉积学研究走在国际河流沉积学研究的前列。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7 条
[1]   河流相储集层定量建模研究 [J].
王仲林 ;
徐守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75-78
[2]   河湖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J].
张柏桥 ;
胡涛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2, (04) :30-32+5
[3]   黄骅坳陷港西开发区新近系明化镇组沉积微相三维建模 [J].
武军昌 ;
吴胜和 ;
尹伟 ;
卢凤鸣 ;
石占中 ;
窦松江 .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39-46
[4]   河流、河口沉积物中碳同位素研究 [J].
魏秀国 ;
沈承德 ;
孙彦敏 ;
易惟熙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11) :17-21
[5]   砂质辫状河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J].
张永庆 ;
代开梅 ;
陈舒薇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2, (05) :34-36+68
[6]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 [J].
唐涛 ;
蔡庆华 ;
刘建康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9) :1191-1194
[7]   黄河下游冰成滑塌与塌陷构造的研究 [J].
钟建华 ;
王冠民 ;
王夕宾 ;
吴孔友 ;
洪梅 ;
李勇 ;
倪晋仁 .
沉积学报, 2002, (02) :261-266
[8]   赣江入湖三角洲上的网状河流体系研究 [J].
王随继 .
地理科学, 2002, (02) :202-207
[9]   标点过程随机模拟方法在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 [J].
胡向阳 ;
熊琦华 ;
吴胜和 ;
蔡毅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19-22+30
[10]   胜利油田孤岛油区馆陶组上段沉积结构单元 [J].
李阳 ;
李双应 ;
岳书仓 ;
王忠诚 ;
李忠 ;
吴朝东 ;
李翔 .
地质科学, 2002, (02) :219-23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