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植物香蒲体内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及适宜收割期

被引:32
作者
郭长城 [1 ]
胡洪营 [1 ]
李锋民 [2 ]
下橋雅樹 [3 ]
迫田章義 [4 ]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2] 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東京大學產學連攜本部產學連寫推進部
[4] 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
关键词
南四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季节动态; 回流现象;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3.061
中图分类号
S564.4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南四湖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香蒲对氮、磷元素的吸收与蓄积规律。结果表明:氮磷元素在香蒲体内的蓄积含量具有季节性规律,随生长发育时期的延长,香蒲组织内氮、磷均具有随季节而向上输送蓄积或向下进行"营养回流"的特点。结合香蒲资源化利用的途径,香蒲的收割方式应按照其分布特点,分区域交替收割,既要保证香蒲的正常繁殖,还要保证香蒲能够从湿地环境带出一定量的氮磷,收割期宜在10月下旬或11月份。从香蒲吸收氮磷元素的年际间对比,发现2008年度地上部较2007年度有明显的累积,香蒲具有年际间的累积特点,但在生长后期一部分营养可能转运至土壤环境,使得累积现象不明显。氮磷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高度分布规律在湿地生态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调研结果显示,生长初期与生长后期香蒲体内营养元素的高度分布具有近似相反的规律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20 / 10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8种挺水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比较 [J].
孙瑞莲 ;
张建 ;
王文兴 .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9, 44 (01) :12-16+32
[2]   野生植物资源香蒲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J].
赵丽萍 ;
许卉 .
中国林副特产, 2007, (01) :80-81
[3]   人工湿地可持续运营模式应用研究 [J].
邓辅唐 ;
卿小燕 ;
孙佩石 .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06, (09) :102-103
[4]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进展 [J].
李林锋 ;
年跃刚 ;
蒋高明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6, (08) :616-620
[5]   河岸芦苇、茭白和香蒲植物带处理受污染河水中试研究 [J].
李睿华 ;
管运涛 ;
何苗 ;
胡洪营 ;
蒋展鹏 .
环境科学, 2006, (03) :3493-3497
[6]   N、P、K在宽叶香蒲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分布与积累 [J].
阳承胜 ;
蓝崇钰 ;
张干 ;
不详 .
深圳大学学报 , 2005, (03) :264-268
[7]   湿地碳氮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 [J].
熊汉锋 ;
王运华 .
土壤通报, 2005, (02) :240-243
[8]   湿地植物芦苇和香蒲根际微生物特性研究 [J].
项学敏 ;
宋春霞 ;
李彦生 ;
孙祥宇 .
环境保护科学, 2004, (04) :35-38
[9]   香蒲对硒元素的富集及对氮、磷的吸收作用 [J].
张巽 ;
卢雪峰 ;
李冀 .
科技通报, 2002, (06) :511-514
[10]   重金属在宽叶香蒲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分布与积累 [J].
阳承胜 ;
蓝崇钰 ;
束文圣 .
水处理技术, 2002, (02) :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