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地层水成因类型及其与油气运移方向的关系

被引:13
作者
李晓燕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地层水; 成因类型; 沉积埋藏水; 溶滤渗入水; 混合水; 油气运移; 东营凹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2.03.00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盆地中地层水与油气具有密切的共存关系。作为油气的载体,地层水成因类型对油气的运移方向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在分析东营凹陷地层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矿化度与钠氯系数、变质系数的相关关系,将沙四段地层水成因类型分为溶滤渗入水、沉积埋藏水和混合水3种;将沙三段地层水成因类型分为溶滤渗入水、沉积埋藏水、混合水和高矿化度混入水4种。平面上,沙四段由洼陷区到边缘凸起区依次为沉积埋藏水、混合水和溶滤渗入水,沙三段地层水成因类型的分布与沙四段相似;但在中央隆起断裂带,地层水为沙四段地层水沿断层上涌的高矿化度混入水。在平面上和剖面上,地层水成因类型展布均对油气运移方向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沙四型和沙三型油气分别分布于沙四段和沙三段沉积埋藏水离心流和穿层越流的指向区,混源型油气与沉积埋藏水穿层越流的指向区具有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112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含油气盆地地层水演化过程中含烃酸性流体的浸入效应——以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为例 [J].
张守鹏 ;
张林晔 ;
王伟庆 ;
张存霞 ;
刘成东 ;
石砥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4) :10-12+20+111
[2]   东营凹陷地层水水化学纵向分带性与成岩耗水系统划分 [J].
银燕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3) :32-35+113
[3]   东营凹陷油-源特征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J].
刘华 ;
蒋有录 ;
任景伦 .
高校地质学报 , 2009, (01) :93-99
[4]   成岩过程中的“耗水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张善文 .
沉积学报, 2007, (05) :701-707
[5]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特征研究——以松辽盆地为例 [J].
楼章华 ;
程军蕊 ;
金爱民 .
沉积学报, 2006, (02) :193-201
[6]   东营凹陷流体动力系统研究 [J].
刘晓峰 ;
解习农 ;
姜涛 ;
张成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1) :55-59
[7]   东营凹陷沙四中亚段盐湖相烃源岩研究 [J].
朱光有 ;
金强 ;
戴金星 ;
张水昌 ;
张林晔 ;
李剑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2) :257-266
[8]   东营凹陷油源特征分析 [J].
张林晔 ;
蒋有录 ;
刘华 ;
谭丽娟 ;
张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61-64
[9]   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 [J].
楼章华 ;
朱蓉 ;
金爱民 ;
武恒志 ;
郑和荣 ;
王宁 .
地质科学, 2003, (01) :85-96
[10]   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水化学场、水动力场与油气富集关系研究 [J].
吴世祥 ;
汪泽成 ;
张林 ;
汪蕴璞 ;
林锦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2, (01) :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