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气盆地地层水演化过程中含烃酸性流体的浸入效应——以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为例

被引:10
作者
张守鹏
张林晔
王伟庆
张存霞
刘成东
石砥石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地层水演化; 含烃酸性流体; 浸入效应; 成岩; 含油气盆地; 东营凹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4.00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认识油气成藏过程中地层水的变化规律,确认水—岩—油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成岩标志及对成藏的标识性,通过对胜坨油田重点钻井剖面岩心测试和地层水资料的分析,将东营凹陷地层水演化分为5个阶段,对应5种流体类型,分别为同沉积地层水(第1期流体)、混入型地层水(第2期流体)、含烃流体(第3期流体)、幕式含烃酸性流体(第4期流体)、碱性化流体(第5期流体)。研究发现,在第3和第4期流体活动过程中有大量的含铁碳酸盐、铁质集晶和自生高岭石等矿物。通过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对比分析,证实其与油气主成藏期对应的含烃酸性流体有关。根据对含铁碳酸盐、铁质集晶和自生高岭石在岩体内分布规律的追踪,阐述了成岩与油气成藏的关联性,为深化油气成藏聚集规律认识和最终勘探目标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20+111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深层油气成藏期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J].
孙秀丽 ;
陈红汉 ;
宋国奇 ;
蔡李梅 ;
平宏伟 .
石油学报, 2010, 31 (03) :386-393
[2]   储层含水性与有效性的录井识别方法——以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为例 [J].
王志战 ;
许小琼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2) :67-69+73+115
[3]   胜利油区深层砂砾岩体成岩差异与储层控制因素 [J].
张守鹏 ;
滕建彬 ;
王伟庆 ;
田方 ;
齐勋 ;
陈菁 ;
甄贞 ;
李博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6) :12-16+111
[4]   东营凹陷陡坡带深部储层储集空间演化特征 [J].
宋来亮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5) :8-12+111
[6]   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和流动单元模型对比研究——以胜坨油田为例 [J].
汪必峰 ;
黄文科 ;
戴俊生 ;
窦之林 ;
冀国胜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6) :5-8+111
[7]   博山地区上石盒子组露头砂岩沉积成岩特征 [J].
张鹏飞 ;
陈世悦 ;
张关龙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6) :17-19+22+112
[8]   排烃门限存在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及其应用 [J].
庞雄奇 ;
李素梅 ;
金之钧 ;
黎茂稳 .
地球科学, 2004, (04) :384-390
[9]   储层流动单元模式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J].
李阳 .
石油学报, 2003, (03) :52-55
[10]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北斜坡阜宁组成岩作用及储层特征 [J].
张金亮 ;
刘宝珺 ;
毛凤鸣 ;
常象春 .
石油学报, 2003, (02)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