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藏东地区的地壳P波速度结构

被引:13
作者
王椿镛
吴建平
楼海
周民都
白志明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深地震测深; 地壳上地幔结构; 低速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位于川西藏东地区的巴塘(竹巴龙)至四川资中深地震测深剖面,跨越松潘甘孜褶皱系,龙门山构造带和扬子准地台。本文根据沿测线爆破的记录截面图中各震相走时资料,结合相关的振幅信息,确定剖面二维P波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分析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的主要差异,并讨论测线上主要断裂带的深部特征,扬子地台与青藏高原的深部构造关系以及强烈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探测及其构造意义[J]. 孙洁,晋光文,白登海,王立凤.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2]   松潘—甘孜造山带地壳速度结构 [J].
王椿镛 ;
韩渭宾 ;
吴建平 ;
楼海 ;
白志明 .
地震学报, 2003, (03) :229-241+342
[3]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J].
王椿镛 ;
W.D.Mooney ;
王溪莉 ;
吴建平 ;
楼海 ;
王飞 .
地震学报, 2002, (01) :1-16
[4]   大陆俯冲作用及青藏高原周缘造山带的崛起 [J].
许志琴 ;
杨经绥 ;
姜枚 ;
李海兵 .
地学前缘, 1999, (03) :139-151
[5]   利用GPS技术监测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的初步结果 [J].
朱文耀 ;
程宗颐 ;
熊永清 ;
许华冠 ;
黄立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5) :385-389
[6]   大别造山带上部地壳结构的有限差分层析成像 [J].
王椿镛 ;
张先康 ;
丁志峰 ;
阮红 ;
邓宏钊 .
地球物理学报, 1997, (04) :495-502
[7]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特征的研究 [J].
林中洋 ;
胡鸿翔 ;
张文彬 ;
章惠芬 ;
何正勤 ;
林真明 ;
邱陶兴 .
地震学报, 1993, (04) :428-441+521
[8]   攀西地区的深部地壳结构与构造 [J].
崔作舟 ;
卢德源 ;
陈纪平 ;
张之英 ;
黄立言 .
地球物理学报, 1987, (06) :566-580
[9]   攀西构造带南部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的爆炸地震研究 [J].
熊绍柏 ;
滕吉文 ;
尹周勋 ;
赖明惠 ;
黄一平 .
地球物理学报, 1986, (03) :235-244+313
[10]   二维射线合成地震图的计算及其在平凉—渭南地震测深剖面解释中的应用 [J].
王椿镛 .
地震研究, 1985, (06) :60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