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卡拉曼加拉贝氏牙形石动物群在西藏日土地区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6
作者
纪占胜 [1 ]
姚建新 [1 ]
武桂春 [1 ]
刘贵忠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吉林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布卡拉曼加拉贝氏牙形石;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二叠纪; 冈瓦纳;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2 [化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布卡拉曼加拉贝氏牙形石动物群首次在西藏阿里日土县多玛区脱塔拉剖面的吞龙共巴组底部发现,主要由Rabeignathusbucaramangus,Sweetognathuswhitei,Sweetognathusironatus和Mesogondolellacf.bissilli组成,指示的地层时代为Artinskian中晚期—Kungurian早期。此前,该动物群仅发现于美国犹他州、堪萨斯州、哥伦比亚的布卡拉曼加、帕米尔东南部和中国滇西保山地区。该牙形石动物群的产出地点位于班公湖以北、龙木错以南的喀喇昆仑地层分区,跨越了班公湖-怒江断裂带北界,而这一动物群被认为是冈瓦纳北缘浅海区特有的浅水相类型,因此推测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可能不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界。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滇西保山地区丁家寨组、卧牛寺组牙形刺的时代 [J].
王伟 ;
董致中 ;
王成源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4, (03) :273-282
[2]   永德梯子坡剖面丁家寨组发现早二叠世牙形石 [J].
赵成峰 .
云南地质, 2003, (02) :196-199
[3]   试论二叠纪牙形石古地理分区、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J].
梅仕龙 ;
Charles M. Henderson .
古生物学报, 2001, (04) :471-485
[4]   滇西保山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古动物地理演化 [J].
王向东 ;
T.Sugiyama ;
K.Ueno ;
Y.Mizuno ;
李一军 ;
王伟 ;
段卫先 ;
姚金昌 .
古生物学报, 2000, (04) :493-506
[5]   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下二叠统吞龙共巴组的(虫筳)类 [J].
聂泽同 ;
宋志敏 .
地球科学, 1983, (01) :43-55+175
[6]   西藏阿里喀喇昆仑南部的冈瓦纳——特提斯相石炭二叠系 [J].
梁定益 ;
聂泽同 ;
郭铁鹰 ;
张宜智 ;
许宝文 ;
王为平 .
地球科学, 1983, (01) :9-27
[7]   西藏阿里北部二叠、三叠纪地层及古生物研究的新进展 [J].
梁定益 ;
聂泽同 ;
郭铁鹰 ;
张宜智 ;
王为平 .
地质论评, 1982, (03) :245-246
[8]  
Evolution of Perm ian condont provincialism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global correlation and paleocli-m ate im plication. M ei Shilong,H enderson C M. 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 atology,Palaeoe-cology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