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源的识别与原因分析

被引:4
作者
白强
白仲林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
关键词
周期性波动; 动态因子模型; GMM估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为了识别驱动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性的影响因素,依据中国经济的特殊性,基于1978-2014年42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样本数据集构建动态因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驱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因素有5个潜在宏观因子,其中前四个主要因子分别揭示了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波动源,它们分别为工业产出因子、外商直接投资(FDI)因子、设备利用率因子和全要素生产率因子。另外,讨论了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经济政策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货币政策转型背景下汇率调整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开放经济DSGE模型的研究 [J].
连飞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6, 31 (07) :61-67
[2]   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调节和缓解作用研究 [J].
陈乐一 ;
杨云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 (03) :153-165
[3]   一类近似因子模型的GMM估计及其统计性质研究 [J].
白仲林 ;
白强 .
统计研究, 2016, 33 (03) :18-23
[4]   中国经济波动分解及异质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响应机制 [J].
金成晓 ;
卢颖超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2 (01) :50-57
[5]   对中国基础通货膨胀指标的研究 [J].
Marlene Amstad ;
叶欢 ;
马国南 .
财务与金融, 2015, (05) :1-9
[6]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波动的关系——经济失衡形成和传递机制的分析及对中国数据的考量 [J].
周宙 ;
魏杰 .
经济学动态, 2015, (04) :23-34
[7]   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56-71+206
[8]   中国设备利用率与资本存量的估算 [J].
杨光 .
金融研究, 2012, (12) :54-66
[9]   中国CPI的宏观成分与宏观冲击 [J].
王少平 ;
朱满洲 ;
胡朔商 .
经济研究, 2012, 47 (12) :29-42
[10]   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 [J].
陈昆亭 ;
龚六堂 ;
邹恒甫 .
世界经济, 2004, (04) :3-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