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辅助环境变量的土壤有机碳空间插值——以黄土丘陵区小流域为例

被引:20
作者
文雯 [1 ,2 ]
周宝同 [1 ]
汪亚峰 [2 ]
黄勇 [2 ,3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空间插值; 土地利用类型; 黄土丘陵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普通克里格法(OK)、反距离加权法(IDW)、径向基函数法(RBF)、基于土地利用类型修正的普通克里格法(OKLU)4种插值方法,对黄土丘陵羊圈沟小流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进行空间插值。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R),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准确度(AC)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前3种常规空间插值方法中,OK对刻画区域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趋势效果最佳,其预测MAE值和RMSE值均为最小,Pearson相关系数(R)和准确度(AC)最大,说明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最好、预测的极端误差也最小;其次为RBF;IDW预测的效果最差。(2)OKLU在空间特征表达方面能够更好地反映复杂地形区的局部变异,其插值结果的精度相比OK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平均绝对误差(MAE)从0.900%降到了0.567%,均方根误差(RMSE)从1.101%降到了0.777%,Pearson相关系数(R)从0.4026提高到0.5589,准确度(AC)从0.9081提高到0.9505。综合比较,在黄土丘陵地区,OKLU能使插值结果的精度有较大提高,是土壤有机碳空间制图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389 / 639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表征土壤有机碳区域分布的优化空间插值模型研究——以福建省龙海市为例
    范胜龙
    黄炎和
    林金石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06) : 1 - 5
  • [2] 土壤养分元素空间分布不同插值方法研究——以榆林市榆阳区为例
    张铁婵
    常庆瑞
    刘京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02) : 177 - 182
  • [3] 河北省年均降水量插值方法比较
    刘劲松
    陈辉
    杨彬云
    王卫
    相云
    赵超
    [J].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 3493 - 3500
  • [4]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土壤侵蚀效应:基于137Cs示踪的定量评价[J]. 汪亚峰,傅伯杰,陈利顶,吕一河,罗春燕.应用生态学报. 2009(07)
  • [5] 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
    方晰
    徐桂林
    洪瑜
    金文芬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1) : 54 - 58+63
  • [6] 运用模糊隶属度进行土壤属性制图的研究——以黑龙江鹤山农场研究区为例
    杨琳
    朱阿兴
    秦承志
    李宝林
    裴韬
    刘宝元
    [J]. 土壤学报, 2009, 46 (01) : 9 - 15
  • [7] 西南丘陵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插值法研究
    刘静
    蔡国学
    刘洪斌
    [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 107 - 112
  • [8]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各库大小及分解动态
    陈锦盈
    孙波
    李忠佩
    李海鹰
    潘剑君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1) : 91 - 95+179
  • [9] 海洋浮游植物丰度的空间插值优化
    林琳
    李纯厚
    戴明
    蔡文贵
    林钦
    [J]. 生态学报, 2007, (07) : 2880 - 2888
  • [10] 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与尺度效应研究进展
    王军
    邱扬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4) : 28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