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混合沉积成因类型及演化模式

被引:48
作者
董艳蕾 [1 ,2 ]
朱筱敏 [1 ,2 ]
滑双君 [3 ]
成克男 [4 ]
于学敏 [3 ]
李德江 [5 ]
李桂芝 [6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录井国际业务项目部
[5]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6] 不详
关键词
层序地层格架; 成因类型; 演化模式; 混合沉积; 沙河街组; 黄骅坳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广泛发育碎屑岩与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但由于目前对于混合沉积的研究程度较低,难以界定沉积相及油藏分布范围、成藏要素及分布规律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采用了沉积微相精细研究技术,在工区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综合研究了混合沉积的岩石学特征、成因类型、演化模式及层序地层格架对混合沉积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该区混合沉积大致分为4种类型:母源混合、相缘渐变混合、原地混合和重力流混合沉积。混合沉积在低位体系域最为发育,高位和湖侵体系域混合沉积作用受到抑制。黄骅坳陷沙河街组一段下亚段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混合沉积实例。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研究中的几点思考 [J].
董桂玉 ;
陈洪德 ;
何幼斌 ;
秦志勇 ;
罗进雄 ;
辛长静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9) :931-939
[2]   断陷湖盆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东营凹陷金家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为例 [J].
张金亮 ;
司学强 .
地质论评, 2007, (04) :448-453+577
[3]   惠民凹陷沙一中湖相碳酸盐与陆源碎屑混合沉积——以山东商河地区为例 [J].
董桂玉 ;
何幼斌 ;
陈洪德 ;
辛长静 ;
罗进雄 ;
王爱丽 ;
孙以德 .
沉积学报, 2007, (03) :343-350
[4]   大港滩海区沙一段下部混积岩成岩作用研究 [J].
郭士明 ;
刘立 .
断块油气田, 2006, (05) :20-22+90
[5]   渤南洼陷沙四段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特征与模式 [J].
罗顺社 ;
刘魁元 ;
何幼斌 ;
高振中 ;
淡卫东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4) :19-21+218
[6]   大港滩海区第三系湖相混积岩的成因与成岩作用特征 [J].
马艳萍 ;
刘立 .
沉积学报, 2003, (04) :607-613
[7]   混合沉积、混积岩和混积层系的讨论 [J].
郭福生 ;
严兆彬 ;
杜杨松 .
地学前缘, 2003, (03) :68-68
[8]   混合沉积和混积岩的讨论 [J].
沙庆安 .
古地理学报, 2001, (03) :63-66
[9]   南海北部大陆架现代礁源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作用 [J].
王国忠 .
古地理学报, 2001, (02) :47-54
[10]   混积岩的分类和成因 [J].
张雄华 .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4)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