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55
作者
杨县超 [1 ,2 ]
张林 [3 ]
李江 [2 ]
吴健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处
[3]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长庆工程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低渗透气藏; 恒速压汞; 扫描电镜; 微观孔隙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物性分析、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恒速压汞等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低渗透砂岩储层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了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表明,苏里格气田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为溶孔、粒间孔、晶间孔、微孔,其中以前3种为主要孔隙类型。孔喉组合以小孔微细喉为主,最有利的孔喉组合类型为高孔-粗喉型和中孔-中喉型,喉道类型、大小及喉道分布控制着储层的渗透性。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孔隙类型多样、粒间孔百分比低是储层渗透性差的主要原因;储层非均质性强的根源在于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不均一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特低渗透成因分析与评价 [J].
高辉 ;
孙卫 ;
宋广寿 ;
任国富 .
地质科技情报, 2008, (05) :71-76
[2]   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清涧地区上古生界山2~3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 [J].
韩宗元 ;
苗建宇 ;
许威 ;
张创 ;
郭庆 ;
高辉 .
地质科技情报, 2008, (02) :49-55
[3]   深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发育机理研究进展 [J].
黄洁 ;
朱如凯 ;
侯读杰 ;
阮伟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6) :76-82
[4]   深埋藏砂岩储层中异常孔隙的保存机制探讨 [J].
肖军 ;
王华 ;
袁立川 ;
姜华 ;
陈少平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5) :49-56
[5]   苏里格气田低渗透储层成岩储集相特征 [J].
李海燕 ;
彭仕宓 .
石油学报, 2007, (03) :100-104
[6]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相特征 [J].
文华国 ;
郑荣才 ;
高红灿 ;
戴朝成 ;
李国军 .
沉积学报, 2007, (01) :90-98
[7]   核磁共振方法在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上古生界石盒子组3段为例 [J].
赵彦超 ;
陈淑慧 ;
郭振华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1) :109-112
[8]   苏里格气田储层的新型辫状河沉积模式 [J].
何顺利 ;
兰朝利 ;
门成全 .
石油学报, 2005, (06) :25-29
[9]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低效气藏的形成机理 [J].
赵文智 ;
汪泽成 ;
朱怡翔 ;
王兆云 ;
王朋岩 ;
刘新社 .
石油学报, 2005, (05) :9-13
[10]   苏里格气田储集层成岩作用及有效储集层成因 [J].
何东博 ;
贾爱林 ;
田昌炳 ;
郭建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