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普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双向度及其辩证关系

被引:6
作者
陈玉海 [1 ]
邢怀滨 [2 ]
机构
[1] 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2] 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
关键词
科普; 科学性; 人文性; 统一;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10.09.018
中图分类号
G301 [科学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科普的人文性缺失问题进行了很多讨论,对科普人文性问题给予关注虽然很有意义,但是,对科普人文性问题的思考不能脱离科普的科学性维度,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是科普活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有必要从理论上澄清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双向度及其关系。本文在阐释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内涵的基础上,从"目的——手段"、"内容——形式"的双重意义上分析了科普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相互依赖、共生共存的密切关系,从而为二者在科普活动中的和谐统一提供理论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当代中国科普观的历史演进 [J].
刘新芳 ;
史玉民 .
安徽史学, 2009, (04) :89-94
[2]   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 [J].
刘华杰 .
科普研究, 2009, 4 (02) :10-18
[3]   论科技期刊的易读性及其构建 [J].
李治飞 ;
董朝菊 ;
张放 ;
鲁玉洋 ;
吴涛 ;
陈云 .
编辑学报 , 2008, (02) :95-97
[4]   科技新闻要走平民化道路 [J].
祖(王献) .
青年记者, 2007, (12) :54-55
[5]   语文学科性质之人文性阐释 [J].
王永珍 .
语文学刊, 2006, (24) :9-10
[6]   对中国科普历史研究的思考 [J].
申振钰 .
科普研究, 2006, (05) :3-10
[7]   论科技传播的人文精神 [J].
刘世文 ;
丁玉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2) :6-10
[8]  
科学的社会功能.[M].(英)J.D.贝尔纳著;陈体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真科学.[M].[英]约翰·齐曼(JohnZiman)著;曾国屏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10]  
民主主义与教育.[M].(美)约翰·杜威(JohnDewey)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