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震后灾区初中生创伤后成长情况的调查

被引:9
作者
李松蔚
王文余
钱铭怡
高隽
王雨吟
邓晶
机构
[1]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创伤后成长; 抑郁; PTSD; 中学生;
D O I
10.19642/j.issn.1672-8505.2010.05.003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比较汶川地震一年后两个受灾程度不同的地区的中学生的创伤后成长(PTG)的情况,并研究创伤后成长与抑郁症状和PTSD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版事件影响量表(CRIES)等问卷对大足中学(一般灾区)和敖平中学(极重灾区)的428名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大足中学的学生PTGI得分显著低于敖平中学的学生,CDI得分显著高于敖平中学的学生,两校学生CRIES总分差异边缘显著,主要是大足中学学生在侵袭分量表的得分高于敖平中学学生;两学校学生的PTGI得分与CDI得分均为显著负相关,PTGI得分与CRIES得分相关不一致。结论:震后一年,极重灾区的中学生比一般灾区的中学生有更高水平的创伤后成长,且有更少的抑郁症状。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儿童抑郁与儿童社会期望的相关研究 [J].
刘超 ;
梅建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2009, (05) :503-505
[2]   创伤后成长:灾难与进步相伴而行 [J].
汪亚珉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4) :122-128
[3]   创伤后成长:5·12地震创伤的新视角 [J].
张倩 ;
郑涌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3) :623-630
[4]   汶川“5.12”地震中的“心理台风眼”效应 [J].
李纾 ;
刘欢 ;
白新文 ;
任孝鹏 ;
郑蕊 ;
李金珍 ;
饶俪琳 ;
汪祚军 .
科技导报, 2009, 27 (03) :87-89
[5]   我国儿童青少年研究中的抑郁自评工具(综述) [J].
陈祉妍 ;
杨小冬 ;
李新影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06) :389-392
[6]  
变态心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钱铭怡, 2006
[7]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clinical psychology - A critical review and introduction of a two component model [J].
Zoellner, Tanja ;
Maercker, Andreas .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06, 26 (05) :626-653
[8]   Multidimensional nature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an Australian population [J].
Morris, BA ;
Shakespeare-Finch, J ;
Rieck, M ;
Newbery, J .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005, 18 (05) :575-585
[9]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Measuring the positive legacy of trauma[J] . Richard G. Tedeschi,Lawrence G. Calhoun.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 199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