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h-Pb副矿物的原地原位测年微束分析方法比较与微区晶体化学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勤燕
陈能松
刘嵘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武汉
[3] 武汉
关键词
原地原位测年; 微束分析; 晶体化学; U-Th-Pb副矿物; 麻粒岩; 北大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系统地对比分析了各种微束分析技术在原地原位测年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近年发展的微区原位化学测年技术(EPMA)和质子激发X射线微探针分析技术(μ-PIXE)进行了探讨。阐明了矿物微区晶体化学研究的各种方法及其对实现精确原地原位测年的重要性。介绍了北大别黄土岭麻粒岩锆石测定点的晶体化学特征,应用激光剥蚀微探针—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ICPMS)技术对其进行了锆石的U-Pb表面年龄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岩石的麻粒岩相变质发生在2.050Ga前,锆石来源为多源区。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原地原位定年技术工作思路探讨——中深变质岩区精细变质年代学格架的建立 [J].
陈能松 ;
孙敏 ;
王勤燕 ;
罗彦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2) :1-5
[2]   苏鲁地体超高压矿物的三维空间分布 [J].
刘福来 ;
张泽明 ;
许志琴 .
地质学报, 2003, (01) :69-84+148
[3]   独居石的电子探针钍-铀-铅化学测年 [J].
周剑雄 ;
陈振宇 ;
芮宗瑶 .
岩矿测试, 2002, (04) :241-246
[4]  
含柯石英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胶东印支期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J]. 杨经绥,许志琴,吴才来,刘福来,史仁灯,J.Wooden,Maruyama.地质学报. 2002(03)
[5]   北大别黄土岭麻粒岩锆石U-Pb离子探针定年 [J].
吴元保 ;
陈道公 ;
夏群科 ;
Etienne DELOULE ;
程昊 .
岩石学报, 2002, (03) :378-382
[6]   大别山双河超高压榴辉岩中变质锆石:离子探针和微区结构研究 [J].
陈道公 ;
Etienne DELOULE ;
夏群科 ;
吴元保 ;
程昊 .
岩石学报, 2002, (03) :369-377
[7]   变质作用精细过程研究进展 [J].
吴春明 ;
耿元生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6) :785-794
[8]   电子探针下锆石等矿物的阴极发光研究 [J].
周剑雄 ;
陈振宇 .
中国地质, 2001, (12) :37-38
[9]  
北大别辉石岩成因:锆石微区年龄和化学组成[J]. 陈道公,汪相,李彬贤,夏群科,程昊,吴元保,E.Deloule.科学通报. 2001(07)
[10]   电子探针化学测年技术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J].
张照志 ;
赵磊 ;
孟庆祝 ;
陈卉泉 .
现代地质, 2001, (01)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