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谦抑理念下的刑事和解法律规制

被引:17
作者
徐岱
王军明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变动的刑法; 刑法谦抑; 刑事和解; 法律规制;
D O I
10.15939/j.jujsse.2007.05.013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D915.3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当今刑法可称之为"变动中的刑法",其在中国当下社会情境中应从理念上予以推敲,推敲其产生的基础,推敲其变动的原因,推敲其发展的逻辑脉络,使刑法在推敲中走向完善。刑法谦抑理念的勃兴体现着变动中的刑法。在现代法治社会,刑法谦抑性是刑法应有的价值意蕴,具有限制机能,其通过刑法处罚范围(犯罪圈大小的划定问题)和处罚程度的限定加以体现。刑事和解恰恰是刑法对传统刑法理念的挑战,是对刑法谦抑理念的回应。刑事和解旨在软化刑法的强制性,增强刑法的诱导观念及道德重建功能;刑事和解是公法的私法化的表现,是罪刑法定原则司法化的具体体现之一,是刑法谦抑理念在刑事司法程序或者说是刑事司法制度层面的最好诠释。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法的本质内容与本质形式 [J].
郭道晖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6, (03) :3-12
[2]   试论英国公司法人犯罪法律价值观念的新变化 [J].
孙昌军 ;
陈炜 .
现代法学, 1999, (02) :116-120
[3]   信仰:法治的精神意蕴 [J].
姚建宗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7, (02) :1-12+93
[4]   刑法的价值构造 [J].
陈兴良 .
法学研究, 1995, (06) :5-12
[5]   论刑法的谦抑性 [J].
张明楷 .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5, (04) :55-62
[6]  
刑法的根基与哲学.[M].(日)西原春夫著;顾肖荣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
[7]  
刑法学的向度.[M].周光权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8]  
实证派犯罪学.[M].(意)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9]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10]  
刑法格言的展开.[M].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