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9年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生态成效综合评估

被引:80
作者
邵全琴
刘纪远
黄麟
樊江文
徐新良
王军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生态保护和建设; 生态成效; 综合评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7 [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评价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等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生态成效及其原因。结果显示,工程实施后,各自然保护区的土地覆被转类指数明显增加,生态系统宏观状况好转;保护区内草地生产力皆呈增加趋势,水域面积增加,食物供给能力提高,栖息地生境好转。森林类保护区的森林面积减少趋势得到遏制;湿地类保护区的湿地面积多呈增加趋势;草地类保护区的草地减少趋势缓解,荒漠化明显遏制,草地植被覆盖度有所增加;冰川类保护区多条冰川出现明显退缩导致冰川融水增多,有利于雪线以下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645 / 16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近30年来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与宏观生态变化特征 [J].
邵全琴 ;
赵志平 ;
刘纪远 ;
樊江文 .
地理研究, 2010, 29 (08) :1439-1451
[2]   高原湿地若尔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变化 [J].
邓茂林 ;
田昆 ;
段宗亮 ;
周耀华 ;
杨佼 ;
王进琼 .
山地学报, 2010, (02) :240-246
[3]   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J].
刘纪远 ;
邵全琴 ;
樊江文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273-283
[4]   30年来青海三江源生态系统格局和空间结构动态变化 [J].
徐新良 ;
刘纪远 ;
邵全琴 ;
樊江文 .
地理研究, 2008, (04) :829-838+974
[5]   近30年来青海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特征 [J].
刘纪远 ;
徐新良 ;
邵全琴 .
地理学报, 2008, (04) :364-376
[6]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J].
郑允文,薛达元,张更生 .
农村生态环境, 1994, (03) :22-25
[7]   Estimates of reserve effectiveness are confounded by leakage [J].
Ewers, Robert M. ;
Rodrigues, Ana S. L. .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8, 23 (03) :113-116
[8]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of protection strategies in Tanzania based on a decade of survey data for large herbivores [J].
Stoner, Chantal ;
Caro, Tim ;
Mduma, Simon ;
Mlingwa, Charles ;
Sabuni, George ;
Borner, Markus .
CONSERVATION BIOLOGY, 2007, 21 (03) :635-646
[9]   Integrating economic costs into conservation planning [J].
Naidoo, Robin ;
Balmford, Andrew ;
Ferraro, Paul J. ;
Polasky, Stephen ;
Ricketts, Taylor H. ;
Rouget, Mathieu .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6, 21 (12) :681-687
[10]  
THE ROLE OF PROTECTED AREAS IN CONSERVING BIODIVERSITY AND SUSTAINING LOCAL LIVELIHOODS[J] . Lisa Naughton-Treves,Margaret Buck Holland,Katrina Brandon.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