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不同混播方式下豆禾混播草地种间竞争动态研究
被引:71
作者:
郑伟
[1
,2
]
朱进忠
[1
,2
]
库尔班
[1
,2
]
张强强
[1
,2
]
加娜尔古丽
[1
,2
]
李海
[3
]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3] 新疆昭苏马场草原站
来源:
关键词:
豆禾混播草地;
混播种类;
混播比例;
种间竞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鸭茅(Dacty-lis glomerat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猫尾草(Phleum pratense)6种豆禾牧草在混播种类为6、5、4、3及豆禾比为5∶5、4∶6、3∶7的条件下建立混播草地,测定株高、相对密度(RD)、相对产量总和(RYT)及竞争力(CR),比较其种间竞争的相对激烈程度及种间竞争关系动态,探讨不同混播方式豆禾混播草地稳定持续利用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各混播处理禾草、红三叶株高均低于单播处理,混播红豆草、紫花苜蓿则高于单播,2009年5月16日7月1日是株高增长的快速期;各混播处理下RD1和RDg值在各测定时期均显著高于1(P<0.05),5月16日6月1日期间RDl和RDg值出现了峰值,豆禾比越高则RDl值越低、RDg值越高;各混播处理下RYT值仅在5月16日显著高于1(P<0.05),且出现了明显的夏季低谷期;5月1日6月16日禾草CRi值逐渐下降,豆科牧草CRj值逐渐上升,之后禾草CRi值上升,豆科牧草CRj值下降,禾草竞争力大部分时期大于豆科牧草。说明不同混播种类和混播比例组合主要通过光资源竞争改变种间竞争关系,而温度对豆禾混播牧草种间竞争关系也有明显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68 / 575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