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源-汇理论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

被引:76
作者
王琦 [1 ]
付梦娣 [1 ]
魏来 [2 ]
韩煜 [1 ]
史娜娜 [1 ]
李俊生 [1 ]
全占军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城市生态安全格局; 源汇理论;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宁国市;
D O I
10.13671/j.hjkxxb.2016.0167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4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距风景名胜区距离、距水体距离、距道路距离、距居民点距离、距工业用地距离、距矿点距离等11个生态安全评价因子,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安徽省宁国市生态安全等级进行划分,并采用基于源汇理论的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宁国市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优化生态网络布局.模拟结果表明,宁国市总体生态安全水平较高,高度安全的区域面积为1174.38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48.41%;低度安全的区域面积为232.07 km2,占区域总面积的9.57%;在生态安全评价的基础上,提取了宁国市88条潜在生态廊道,总长度约1426.99 km,生态节点57个.与现有生态廊道相比较,宁国市需进一步补充11条主要生态廊道,总长度约241.37 km,这对城市生态安全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546 / 455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景观生态学.[M].邬建国[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基于生态红线划分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江西省为例 [J].
杨姗姗 ;
邹长新 ;
沈渭寿 ;
沈润平 ;
徐德琳 .
生态学杂志, 2016, 35 (01) :250-258
[3]  
基于空间主成分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陆河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潘竟虎;刘晓;.应用生态学报.2015, 10
[4]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研究进展及规划技术流程探讨 [J].
欧定华 ;
夏建国 ;
张莉 ;
赵智 .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 (01) :163-173
[5]   基于景观生态学源—汇理论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 [J].
李道进 ;
逄勇 ;
钱者东 ;
陈惠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S1) (S1) :53-59
[6]   鄂尔多斯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及方案评价 [J].
蒙吉军 ;
燕群 ;
向芸芸 .
中国沙漠, 2014, 34 (02) :590-596
[7]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水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J].
代稳 ;
张美竹 ;
秦趣 ;
王金凤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36 (12) :228-233
[8]   基于SPCA和AHP联合方法的滦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变化规律分析 [J].
于磊 ;
邱殿明 ;
刘莉 ;
凌峰 ;
李巍 ;
胡广鑫 ;
刘国才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 43 (05) :1588-1594
[9]   深圳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源地综合识别 [J].
吴健生 ;
张理卿 ;
彭建 ;
冯喆 ;
刘洪萌 ;
赫胜彬 .
生态学报, 2013, 33 (13) :4125-4133
[10]   佛山市高明区生态安全格局和建设用地扩展预案 [J].
苏泳娴 ;
张虹鸥 ;
陈修治 ;
黄光庆 ;
叶玉瑶 ;
吴旗韬 ;
黄宁生 ;
匡耀求 .
生态学报, 2013, 33 (05) :1524-1534